探索发现
交大智慧
-
2025年09月15日
上海交大王平课题组JACS发文:基于光催化 C–X 键断裂的多肽合成方法学革新
全球多肽药物市场已突破 1000 亿美元年规模,且保持快速增长,目前已获批上市的肽类药物超过 80 种。 这一发展态势对多肽合成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 Fmoc/tBu 固相合成(SPPS)体系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有力推动了多肽药物的发展;但其高度依赖三氟乙酸(TFA)进行侧链全局脱保护,带来了显著的环境与化学挑战。一方面...
-
2025年09月12日
上海交大王强教授在《教育研究》发表论文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强教授在高水平期刊《教育研究》(2025年第5期)上发表论文《论“大思政课”的空间向度》。【论文摘要】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关键就是要进入社会生活空间。“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时空逻辑上的“空间”转换。在“空间转向”的...
-
2025年09月12日
上海交大教育学博士论文入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了202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创新计划——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文库”入库名单,上海交通大学有1篇博士学位论文入库。教育学院博士毕业生徐伟琴的学位论文《我国研究型高校大学生专业坚持意愿与行为研究》入选,指导教师为岑逾豪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立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
-
2025年09月11日
上海交大李丹课题组与合作者设计精准靶向渐冻人症TDP-43的全新抑制剂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蛋白质错误折叠及病理性聚集密切相关,其中TDP-43(43 kDa反式激活反应 DNA 结合蛋白)的异常聚集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额颞叶变性(FTLD)等疾病的核心病理特征 —— 约 97% 的 ALS 患者和 50% 的 FTLD 患者脑组织中可检测到 TDP-43 的核内耗竭及胞质纤维化聚集物,这些聚集物不仅破坏...
-
2025年09月10日
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团队揭示夸克星碰撞后的抛射物组成
夸克星是一种假想中的致密天体。与由中子和质子构成的普通中子星不同,夸克星被认为几乎完全由自由夸克组成。由此,一个关键问题随之而来:当两颗夸克星发生并合时,它们抛射出的物质究竟会是什么?是由夸克物质组成的团块,还是与中子星类似的、由核子构成的气体?人们通常认为,夸克星碰撞后产生的夸克团块会迅速蒸发...
-
2025年09月09日
上海交大暗光计划 (DarkSHINE) 电磁量能器原理样机模块在CERN成功进行束流实验
202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和物理与天文学院“暗光计划”(DarkSHINE)预研团队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PS T9及SPS H2束流线上,成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探测器小型原理样机束流实验。本次实验首次采用团队自主设计的读出电子学系统配合多通道晶体电磁量能器小型原理样机开展,是暗光计划子探测器原理样机...
-
2025年09月09日
上海交大李秀妍、司梦维副教授及其合作者揭示三势阱氧化铪基铁电材料极化翻转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感知与生物医学微系统团队李秀妍副教授、半导体器件与宏微集成团队司梦维副教授等联合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Unveiling the polarization switching pathway through tetragonal phase as a metastable in...
-
2025年09月06日
上海交大李泽晖课题组AFM发文提出室温高性能NOx传感器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勇平教授团队李泽晖副教授课题组,与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李从举教授、于淑艳副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室温氮氧化物(NOx)气体传感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单层MXene外延生长Hofmann型MOF用于ppb级室温氮氧化物传感”(Epitaxy growth of Hofmann MOF on monolayer...
-
2025年09月05日
上海交大臧法珩团队发表可调多孔金覆盖纳米光学天线生物传感芯片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臧法珩团队联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徐毅团队针对大豆症青病毒(SoSGV)检测开发了高灵敏度多孔纳米光学天线阵列生物传感芯片,相关成果以“Tunable Gold-on-SiO2 Nanopillar Arrays with Functionalized Nanoporous Layer for Enhanced Fluorescence Immunoas...
-
2025年09月05日
上海交大徐恒课题组开发无需基因修饰的时间推断方法,揭示果蝇胚胎基因的动态调控机制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自然科学研究院和物理与天文学院徐恒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题为“Deep learning-based high-resolution time inference for deciphering dynamic gene regulation from fixed embryos”的研究论文。该工作开发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推断方法,首次在无需活体成像的条件下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