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校园

上海沪剧院原创大型沪剧《敦煌女儿》震撼献演文治堂

艺术校园

12月4日晚,由上海沪剧院创作出品的大型原创沪剧《敦煌女儿》在上海交通大学文治堂震撼上演。《敦煌女儿》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领衔主演,由国家一级演员钱思剑、凌月刚、李建华,国家二级演员王丽君主演,以“一带一路”中重要的文明交汇地“敦煌”为背景,讲述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樊锦诗以50年的执著扎根坚守甘肃大漠,穷其一生致力敦煌研究的动人故事,讴歌一代代敦煌人坚守理想的崇高情怀。

image001.jpg

《敦煌女儿》是根据著名学者樊锦诗的真人真事创作,截取了她从大学毕业初到敦煌的第一天起的50多年中的若干个片断,在舞台上多侧面地“还原”了作为妻子、作为母亲、作为学者的樊锦诗。

image002.jpg

演出从“敦煌女儿”樊锦诗的青年时代开始娓娓展开。刚刚大学毕业的樊锦诗,满怀着实现梦想和展翅高飞的热情和动力,走进向往已久的敦煌。当面对大家对这位上海姑娘难以长久留在敦煌的质疑,她与常院长“三击掌赌一个胜利开颜”,表达了她立志坚守敦煌的决心。纵然自然条件飞沙走石,极其恶劣,纵然孤身西域,只能在梦中与爱人相见,九层塔阵阵风铃似心灵洗礼,指引着她在保护莫高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神圣的佛陀和美丽的飞天,也让她心有所依,启示她“一生大事在敦煌”。茅善玉扮演的青年樊锦诗唱腔圆润甜美,一个个细腻而到位的肢体动作,都将少女的灵动曼妙和活泼可人表现得淋漓尽致,引得观众阵阵掌声。

image003.jpg

image004.jpg

在敦煌度过三年时光,樊锦诗终于返回上海与爱人彭金章喜结连理。就在这个即将决定从此与爱人相伴相随的时刻,一盏佛灯,仿佛敦煌对她的深情召唤,唤起了她对敦煌的依依不舍。她最终带着对敦煌的深深眷恋回到敦煌,永不退缩,永不孤寂。当一心投身洞窟工作,樊锦诗分身乏术,难以兼顾孩子的照料,她不得不强忍着对孩子的不舍,让丈夫将孩子带走抚养。面对抉择时的内心纠结挣扎,面对爱人所热爱的事业时的相互扶持和相濡以沫,都被演员们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感染着在场观众。

image005.jpg

当敦煌面对文化浩劫,岌岌可危,常书鸿挺身而出,决心以生命保护莫高窟。樊锦诗也毅然站出,深情讲述千年敦煌的发展历程,用动人的故事感染了所有人。婉转细腻的唱腔,诉说着敦煌的厚重历史和美丽传说,仿佛令全场观众置身千年莫高,令人如痴如醉。

image006.jpg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初心始终不变。转眼间,五十年过去,面对岁月的侵蚀、经济浪潮的冲击,樊锦诗发出了“让莫高窟永留世间,是愿望还是奢望”的心灵叩问。怀着深切的忧虑和坚定的使命,她带领年轻人们,开始运用现代的数字化手段保护莫高窟,传承敦煌文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将守望敦煌的愿望一代代传承下去。

image007.jpg

“敦煌慷慨留我,我誓言留住敦煌。”演出的尾声,从首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常书鸿开始的一代代敦煌人一一走上舞台,表达出他们对敦煌的坚贞誓言。观众们无不被深深感染,无比动容,纷纷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对“敦煌女儿”以及一代代敦煌守望者的无上敬意。

image008.jpg

《敦煌女儿》曾于今年6月在闵行校区菁菁堂精彩献演,深深打动了到场观众,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和追捧。本次,《敦煌女儿》走进徐汇校区文治堂,将樊锦诗和一代代敦煌守望者的动人经历和故事带到更多交大同学身边,令大家感受了信仰与坚守的力量,倍受鼓舞和感动。优秀的高雅艺术形式走进校园,对同学们不仅是一种美的熏陶,更是一场心灵洗礼。“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今后也将把更加丰富的优秀高雅艺术形式带入交大,为同学们提供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广阔平台。

纪晓恬
邬根保
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