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学术讲座

“人工智能+”与行为认知
— 社会认知与行为科学系列沙龙(40)

01_副本.jpg

钱彦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思必驰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博士,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MIL机器智能实验室博士后,上海市青年英才扬帆计划获得者。现为IEEE、ISCA会员,同时也是国际开源项目Kaldi语音识别工具包的13位创始成员之一。担任InterSpeech, ISCSLP等国际会议的TPC委员;IEEE TASLP, IEEE JSTSP, IEEE SPL, ICASSP, InterSpeech等期刊和国际会议审稿人。有10余年从事智能语音及语言处理、人机交互、模式识别及机器学习的研究和产业化工作经验。在本领域的一流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总数3500余次,申请多项专利,合作撰写和翻译多本外文书籍。作为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英国EPSRC等多个项目;所负责搭建的多类别复杂广播语音处理系统在MGB2015国际竞赛中获得语音识别,说话人分割聚类等全部4个单项的世界第一。2014年,因在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方面的贡献,获得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颁发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目前的研究领域包括:语音识别,说话人和语种识别,语音情感感知,自然语言理解,深度学习建模,多媒体信号处理等。

图片.png

吴梦玥:墨尔本大学实验语音学/心理语言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学士。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智能语音实验室助理研究员。墨尔本大学医学院(听力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言语治疗学)研究伙伴。研究兴趣:语音感知和输出、语音韵律、情感语音计算、自动音频场景感知、合成语音感知和评价。 多次担任国际学术兼职,如2019年国际多模态大会Local Organization主席、2018年InterSpeech程序会议议员。担任过Phonetica、Applied Psycholingusitics、Scientific Reports审稿人。曾受邀在荷兰马普所(心理语言学)、澳洲麦考瑞大学言语与听力中心、上海纽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脑科研究中心等多所研究机构举办学术报告。

03_副本.jpg

丁红卫:上海交通大学外语学院跨语言处理与认知基地教授、博导,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客座教授。长期担任国际会议和国际杂志的审稿人,国际言语韵律协会理事。担任国际知名出版社Springer两部系列丛书主编、发表两部专著,80余篇第一作者的EI、SCI 等国际论文。获得德国语言学博士 (Dr. phil.) 和工学教授资格 (Dr.-Ing. habil.)。1993-2009年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工作,主要从事语音合成、语音习得智能软件等言语技术方面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多项德国和欧盟资助的纵向科研项目,以及与国际跨国公司的横向项目。从事的项目包括建立多语种语音合成的声学语音库、多语种的自然语音库,汽车娱乐导航系统中语音合成与语音识别自动评估,以及语音技术在外语习得中的应用等。回国后获得十多项纵向和横向主持项目,包括国家社科、上海市社科等。主要从事跨语言的韵律比较、二语语音习得、语音心理认知,以及言语技术在二语习得中的应用研究,并继续与国际著名公司合作,研发语言语音教育等尖端技术产品。近年来开始从事与心理认知及大脑神经相关的语言韵律研究及语言病理研究,特别是精神障碍人群与听障人群的研究,致力文理医工学科交叉的科研工作。

04_副本.jpg

吕宝粮: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仿脑计算与机器智能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互与认知工程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1982年获青岛科技大学化工自动化仪表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获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学位,1994年获日本京都大学电气工程系计算智能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9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仿生物控制研究中心任研究员,1999年至2002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脑科学综合研究中心任研究员。2002年至今任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现任亚太神经网络学会理事、IEEE Transactions on Affective Computing指导委员会委员、IEEE Trans. Cognitive and Developmental Systems和IEEE Access编委、IEEE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仿脑计算理论与模型、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情感计算与情感脑-计算机交互。

01.png

刘海春,上海交通大学大学博士。2016年美国MIT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产过程调度与控制、时空大数据分析方面研究。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本学科重要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20余篇,专利5项(其中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2项、SCI论文10余篇。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创新基金项目和韩国三星的国际合作项目,作为核心团队成员参与国家二重大专项《长三角智慧城市二代导航示范工程》,国家自然科学重大计划《大型高炉高性能运行控制方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已投入运行并取得了相当的经济效益。担任IEEE Trans on S.M.C., Computer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Applied soft computing和国内期刊自动化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审稿人。近几年专注医工交叉的工作,和交大附属的多家医院合作,已有研究成果发表在Bioinformatics等杂志。

讲座主题

钱彦旻:语言认知领域的新进展与新挑战

吴梦玥:语音中的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

于红卫:面向人工智能的言语科学研究及应用

吕宝粮:情感智能与情感脑机交互

刘海春:基于数据驱动的精神类疾病风险评估和状态分类

文科建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