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 · 学术讲座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者自我塑造技巧

Vladimir Biti教授系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同时担任欧洲科学院文科分部主席,兼任国际顶尖期刊arcadia (A&HCI)杂志主编。Biti教授著述丰厚,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世界主义、叙事理论、世界文学研究,出版专著9部,其论文大多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eohelicon (A&HCI)、arcadia (A&HCI)等。

本讲座视英国小说家伊恩•麦克尤恩为带有后帝国伦理恐慌情感的作家。正如格罗斯所言,“麦克尤恩的早期作品极为明显地体现了后帝国时代的英国在社会、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衰败”(Groes)。麦克尤恩自身经历了缺乏父爱的战后童年,他进一步将这种童年的体验融入其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当中去,充分表达了在帝国时代晚期和后帝国时代,英国公众和个体之间存在的系统性断裂,且个体情感结构的内部有一种浓烈的无保护主义之感。麦克尤恩认为这种无保护主义的创伤已经跨越时空,超越了后帝国时代英国的范畴,成为当代世界和文学的一个恒久主题。故他个人在其小说创作中力图通过及负责任的伦理化叙事形式来回应这种创伤主题。麦克尤恩在其作品中,通过对作者自我(authorial self)的特殊处理,为不受保护的人物提供一种庇护,使这类人物对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产生一种保护的态度。细读《赎罪》,我们发现,作者试图去表达对受害者的怜悯和同情,同时力图将其与他的分身区分开来,这叫读者有些措手不及。《赎罪》对人物、叙述者、作者、读者的塑造均是它探究伦理真实的手段,但小说在表达这一伦理真实时所挪用的替代物却总是叫上述各个主体陷入某种陷阱当中。

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