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国内首套“老年人语言障碍智能快速筛查系统”在沪发布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1月21日电(史依灵)语言作为人类重要的交流工具与身心健康状况的外显标志物,其障碍问题在老年群体中尤为突出。11月21日,新华网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语言与健康研究中心常辉教授团队历时三年完成了国内首套“老年人语言障碍智能快速筛查系统”的研发。该系统可以快速检测老年人的语言状况,并判断其是否存在语言障碍风险,以及提示风险等级。

“老年人语言障碍智能快速筛查系统”用户主界面。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老年人是语言障碍高发群体,此类障碍多由认知障碍、脑卒中、帕金森等神经认知系统疾病引发,早期筛查对相关疾病的干预治疗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老年人语言健康状态的科学研判缺乏系统性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筛查系统填补了这一空白。”常辉教授介绍,这一系统具有快速、智能、便捷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院、社区的例行检查,以及养老院、家庭的日常健康监测。
对老年人进行语言障碍筛查,首选需要研发一套理念先进、科学,适切性强的语言测试体系。据了解,常辉教授结合病理语言学与语言测试学专业优势,针对老年人语言障碍特点,自主研发了一套包括构念、试题、评分标准等在内的老年人语言障碍测试体系。试题部分设计了包含“找找看”“听听看”和“说说看”的完整测试模块,全程测试仅需7分钟左右。配套的在线运行系统支持平板、手机、计算机等多设备使用,界面简洁、交互直观,还融入了丰富的提示信息,有效降低老年人操作认知负担。
为确保筛查标准的科学性与适配性,研发团队基于在线测试系统,在国内多地采集涵盖不同年龄、教育水平、认知水平、性别、职业的1000余份老年人数据,采用回归常模制定方法构建分层回归模型,并遵循常模参照测试的流程进行标准设定。该标准通过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的多维精细化校正,结合标准T分数体系实现风险等级精细化分层,能精准反映被测试者真实语言水平,为筛查提供清晰客观的预警与干预指引。
在智能评分领域,团队联合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崔海坡教授团队成功开发了智能评分与反馈系统。依托大规模文本预训练模型技术,构建了“内容、语言、组织”三维评分体系,通过融合“评分维度标准”“测试素材描述”与“人工评分示例”的提示词模板,实现自动化、多维度智能评分。同时,创新采用“轻量化多模型并行评分”与“二次校准系统”的复合型方法,有效降低大模型输出波动,其评分结果与专家评分一致性超90%,专家认可度高达99%。“该系统为老年人语言障碍的筛查提供了标准化、可复用的评估路径,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老年健康领域深度落地的典型案例。”常辉教授说。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