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
上海交大版“老人与海”主角,用三十年守护洱海水清月明
“名字里带个‘海’字,大半辈子就注定要和水打交道了。守护水是我的使命,我热爱这项工作。”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曾说过。孔海南正是上海交通大学版“老人与海”的“主角”。在上海交通大学日前举办的2025年度“奋勇争先实干家”记者见面会上,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分享了他和洱海的故事。孔海南和学生在洱海。用三十年还洱海一个更好的生态1988年,孔海南作为中国政府交流学者,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在那里从事湖泊与河流技术研究长达十三...2025年03月24日中国科学报
-
钱学森科学报国的见证
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是一座经党中央研究决定建设的国家级科学家博物馆,建设这座博物馆的目的是为了纪念钱学森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于201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建成开馆并对外开放,2024年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以钱学森文物为主的藏品约6.2万件/套,已鉴定珍贵文物10620件/套。这些藏品既是钱学森科学报国实践的物质见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征程。银行活期存折——为国求学的见证1989年钱学森获得由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2025年03月21日理论网
-
校地携手,探索“区-校-医”协同创新思政育人模式
人民网上海3月20日电3月19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闵行区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闵行区委党校举行。“大思政课”建设正式签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大思政课’实践基地”揭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副书记赵文华表示,该项目以“思政课程+”为核心,将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大思政课”体系,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合作研究等形式,把闵行区丰富的社会育人资源引入交大医学院的思政课堂,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结合与双向赋能,打造特色思政育人品牌,培养既有精湛医术,又有仁...2025年03月20日人民网
-
上海交大科研人员解谜:为啥很多草莓吃不出从前的味道?
3月16日,来自不同产区的优良草莓品种亮相在中国江苏盐城市举行的第十届国际草莓大会。一颗颗草莓如何短周期、大规模实现现场育苗,使其结出展现苗品独特风味的果实?上海交大农生学院研究员许文平带领团队研发出“纯品种、减农药、减化肥”效果的草莓育苗技艺,浇灌出一颗颗香味十足、色泽娇艳欲滴的“高学历、高颜值”草莓。该项技术有望撬动数十亿元的产业。 “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大家说,草莓吃不到小时候的味道了呢?”许文平笑着解释道:“开放的自然界中,一个草莓品种在年复一年育苗的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微生物的浸染,并导致...2025年03月20日上观新闻
-
万米深渊之下:中国科学家揭秘海底世界的基因奥秘与生命奇迹
·人类活动在几十年间就能影响到深海,那么是不是反过来,在这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也会影响到我们?超深渊带(Hadalzone)是指海平面6000米以下的区域。如同它的英文词源、冥界之王“哈迪斯”(Hades,有“地狱”之意)所暗示的那样,这片冰冷漆黑的海底幽狱荒芜且贫瘠,水压超过1100标准大气压,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1万2100吨的压力。即便在这样的绝境中,生机也并未断绝。这些神秘的生物能够适应深海的极端环境,但人们对它们所知甚少。近日,一系列由中国科学家完成的研究揭示了一个庞大且繁荣的深渊生态系统,分析了其中微生物与...2025年03月17日澎湃新闻
-
全国化进程中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
当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成为第143个成员时,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术语刚进入中国不久,开始时这个术语主要用于描述经济上的跨国和一体化趋势,偶尔也提及文化上的全球化。不少人担心全球化之于文化有着类似经济上的那种趋同性,但是却忽视了文化上的全球化所带来的更是一种多样性。甚至还有人担心提及文化上的全球化是否会把中国文化“化”掉或“殖民化”,因为确实,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启的那场翻译西学的运动使得中国学者大都成了虚心学习西方学术的学生,正如有人所戏言的,这样所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中国人文学术患了...2025年03月10日中国网
-
全国政协委员黄震: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是“AI+”还是“+AI”?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横空出世,让社会各行各业再次感受到AI带来的巨大冲击。“新学期伊始,有人说老师们都不会上课了,因为DeepSeek从知识点的传授到逻辑关系的讲解都远超大部分老师,有了它学生还用走进教室学知识吗?”“当任何智能手机都能接入超越教师认知范畴的AI系统(超级大脑),学校拥有的经过数十年教学训练的教师、藏书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图书馆及精心构建的神圣知识殿堂,在AI大模型下会不会崩塌?”两会上,曾长期从事高校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黄震这样发问。借助于人工智能,从一个编程任务,...2025年03月10日人民日报
-
以教育之强支撑科技之强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着眼提高创新能力,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构建创新牵引...2025年03月09日中国教育报
-
深化改革 加快成果转化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
【两会访谈】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看来,科技成果与拔尖人才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两项“创新供给”,当前仍面临着转化率与产出量偏低等问题。“增加高校的‘创新供给’,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与强大动力,关键就是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与拔尖人才培养的‘任督二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从样品到商品’‘从拔尖学生...2025年03月09日光明日报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盛会擘画新蓝图 凝心聚力再出发
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高瞻远瞩、内涵丰富的重要讲话,为国家发展锚定方向,为人民幸福谋篇布局。代表和委员们表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了强大思想动力,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抓实干、奋勇前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3月的北京,春风向暖,草木欣欣。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中间,与大家亲切交流,殷殷嘱托如春风化雨,传递着对国家发展的坚定信心,也凝聚起全...2025年03月09日央广网
-
首次揭秘!祝贺我国科学家
6000米以下深海生物如何“抗压”?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秘历经10余年努力,我国科学家首次通过基因组学对深渊钩虾、深渊鱼类、微生物等进行研究,揭开深渊生物高压下得以生存的部分秘密,多篇成果3月7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为深入理解生命如何适应深渊环境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研究深渊生态系统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深渊,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海区域,长期被认为是复杂生命的“禁区”。生物如何“扛住”超高水压等深渊极端环境,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2014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全球深渊研究团队、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2025年03月09日新华社
-
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力量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代表委员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2025年03月0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