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从二次元到2.5次元 中国新世代亚文化渐入主流
联合早报
中国社媒平台小红书举办的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星期五(8月8日)起在上海复兴岛举行,周末两天吸引超过10万名玩家到场。(黎康摄)
“欢迎回家,永远的主角。你终于来了!”登上复兴岛,一身cosplay装扮的“森林精灵”亲切地上前问候。
刚过的周末,中国超过10万名二次元爱好者、角色扮演者(coser)涌入这个上海黄浦江畔唯一的内陆岛,沉浸式体验一个游戏、动漫走进现实的“2.5次元开放世界”。
在中国社媒平台小红书举办这次开放世界冒险岛活动“Red Land”之前,中国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举行的年度漫展Bilibili World,以及有官方背景的“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今年7月以来先后在上海登场,形成持续一个多月的暑期动漫热潮。
上海复兴岛是黄浦江上唯一的内陆岛,曾孕育中华沪东造船厂,目前岛上仍保留一批老式工业厂房。(黎康摄)
大三学生刘宇(化名)专程从南京到上海,成为星期六(8月9日)登陆复兴岛的“主角”之一。与传统的漫展不同,在复兴岛上,每名玩家都化身游戏主角,根据被分配到的不同角色身份解锁剧情,并在完成任务后获得勋章。
刘宇在现场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第一次参加漫展刷新了许多认知,尤其是真人扮演的非玩家角色让他震撼,仿佛真的走入游戏中。
从年龄层来看,登岛玩家以“00后”为主流,也有一部分“80后”“90后”二次元爱好者。其中,最吸睛的当数装扮各具特色的角色扮演者。“雪介”(一名coser的艺名)扮演虚拟人物“初音默言”进场不到半小时,就被超过30人围着拍照。
“雪介”告诉本报,近年来二次元在中国被越来越多人理解和接受,在上海几乎每周都有cosplay活动,“许多周边和IP都破圈,国漫也受到更多关注”。
扮演初音默言的“雪介”因造型独特,被多次要求合影。(黎康摄)
动漫、游戏的火热,反映中国二次元群体正不断壮大。小红书提供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在平台发布的内容中,二次元和游戏分别同比增长175%、168%,成为仅次于时尚和美食的两大类目。
此外,当前中国的二次元社群更多将游戏和动漫融入生活,例如在现实里给游戏人物过生日、在毕业典礼上穿带有角色扮演的毕业服等。
小红书二次元负责人散兵指出,二次元第一次爆发是在10年前,而当前走向线下的2.5次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趋势”,也让二次元在当下有了第二次爆发的迹象。
散兵说,这其中既有代际文化差异,又有文化层面的迭代。新一代年轻人的特质是“外放的、连接的”,他们的成长环境不再将二次元当作负面兴趣爱好;另外,中国二次元行业在版权方面相对开放,鼓励同人和二次创作,也形成较好的创作生态。
学者:二次元文化逐渐进入主流文化圈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徐剑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由上海官方举办“国际动漫月”,显示一个重大的时代变化,即上海正朝着“全球青年潮流都市”的方向迈进。
徐剑说,动漫过去在中国的文化形态中偏向亚文化,但随着“90后”“00后”这一代看着动漫长大的新世代崛起,他们喜欢的文化也逐渐进入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形态。
过去一年,《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多个中国IP爆火,也带动中国游戏和动漫国际关注度提升。徐剑指出,从这个角度来看,密集举办的漫展活动也成为一种文化载体平台,主办者在美国和日本之外“发出中国的声音”,也是中国争取全球文化话语权的一次努力。
另一方面,游戏动漫热也在中国提振内需的当下,激发出新的消费潜力。徐剑说,从商品消费到游戏动漫这类情绪消费,背后是消费模式的转变。
他说,上海作为中国消费转型的代表性城市,在触及商品消费模式增长天花板后,目前正开始对情绪消费的探索。
“动漫月今年刚开始做,只是以往活动的加法。再做三五年,会有很多深度融合,也会有更多新场景、新现象出现,吸引更多市场力量加入。”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