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在沪开幕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电(史依灵 曾玉竹 申丽萍)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历经八年科研攻关、五年设计建造,于2023年11月4日命名交付,2024年元旦开启商业运营。“爱达·魔都号”的成功建造与运营,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能够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以及大型邮轮的国家,彰显了我国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的综合实力。
5月19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巡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开幕。该展览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全过程跟踪记录的影像资料和国内外的权威主流媒体报道为基础,通过图文、视频、实物等方式,从邮轮工程总体概况、船厂能力建设、设计研发、船体建造、机电工程、功能区域建造、项目管理、供应链建设等角度展示了我国造船人为 “建造我们自己的邮轮”这项光荣的使命奋力拼搏汗水与智慧的点点滴滴。
“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群英谱展”开幕式暨“爱达・魔都号”模型捐赠仪式举行。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当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国产大型邮轮项目现场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上海交通大学校友陈刚代表外高桥船厂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一艘3米“爱达·魔都号”模型。该模型严格按照实船标准打造,精细呈现了邮轮的外观造型、内部结构以及关键设备等细节。
陈刚代表外高桥船厂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一艘3米“爱达・魔都号”模型。新华网 发(受访者供图)
模型的捐赠象征校企双方在船舶工程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融合。近年来,双方在大型邮轮设计建造等关键领域开展了多项联合研究与技术攻关,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科技人才。“该模型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工程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宝贵的实物案例,希望激励双方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的实践平台优势,在船舶海洋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研究、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上海交通大学校务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张安胜表示,这份珍贵的厚礼,承载着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厚谊,也寄托着对校企无缝融合、开放合作的美好期许,必将激励上海交大为海洋强国、制造强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陈刚说,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工程凝聚着许多上海交大人的心血,上海交通大学与外高桥船厂围绕大型邮轮设计建造、深海装备开发、智能船舶研制等方面展开了深入合作,取得了系列成果。“此次展览选址钱学森图书馆,既是对邮轮建造奋斗者的致敬,更是希望借助这一平台,弘扬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工匠精神,激励更多从业者投身于高端装备制造事业”。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