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
光明日报
5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密码学院)宣布成立,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科群发展迈入新阶段,更为国内计算机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科群历史底蕴深厚,可追溯至1958年。历经数十载发展,如今学院正式成立,现有专任教师两百余人,其中涵盖诸多 IEEE Fellow 及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学院教师在并行与分布式计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密码学、数据与服务计算、系统软件、智能人机交互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项目,项目数量逐年稳步增长。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及省部级科技奖励,为计算机领域的技术突破和理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记者了解到,未来,学院将聚焦创新应用与前沿趋势,继续发挥成果突破策源地功能。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学院与华为、阿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众多头部科技企业紧密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基地,精准把握产业需求,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不仅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进程,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未来,学院将进一步突破传统合作框架,与企业共同构建动态、灵活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将计算机赋能渗透至各个专业领域,解决如工程领域中复杂系统的智能控制、科学研究中大数据的高效处理等难题,组织跨学科团队进行联合攻关,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新典范。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培养体系,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三个专业,均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设立永强班、ACM班、John班等拔尖人才特色班,因材施教,为不同层次和特长的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组织学生参与“挑战杯”、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ACM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大赛等国际国内重要赛事,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近年来,荣获多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在学科建设征程中,学院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接轨世界,塑造学科发展新格局。与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通过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们有机会前往国外顶尖院校深造,亲身体验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氛围,拓宽国际视野,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举办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设立“计算机学院全球午餐会”系列品牌活动,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学术研讨会,让师生及时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与国际同行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探讨,助力学生成长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