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推出首届“笛卡尔班”,“数理+AI+工程”打造未来卓越工程师
光明日报
5月9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作为上海交大“AI+”战略布局的延展和在国际化方向的先行试点,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携手法国两大顶尖高校集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推出面向2025级本科生的首届“笛卡尔班”。
该班级以“数理+AI+工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厚植数理基础、聚焦AI底层逻辑、强化AI素养与全球治理能力,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范式,致力于培养面向世界和未来的新时代全球化AI拔尖人才。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重塑全球科技与产业格局,其核心在于基础理论、底层算法与工程实现的深度融合。法国在数理教育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卓越的人才培养传统。法国数学不仅重基础理论研究,也善于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在工科领域积淀深厚,注重工程实践与跨学科融合,注重培养将理论转化为现实应用的强大能力。
为打通从数学原理到技术落地的全链条人才培养路径,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共建国际一流的“笛卡尔班”。记者了解到,该班级将突出数理与AI的底层融合,既继承法式教育在抽象建模与逻辑推演方面的训练优势,又融汇交大工科教育在工程应用与系统实现中的实践传统。通过夯实数理基础、强化AI算法思维、拓展工程应用能力,学生将在复杂问题中实现从知识掌握到原始创新的跃迁,成长为具备原创力、系统力与全球视野的新时代创新拔尖人才。
“笛卡尔班”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勒内·笛卡尔命名,象征理性思维与跨学科探索精神,体现项目对AI发展基础性、哲学性问题的关注。项目不仅强调原始创新能力,更注重学生的全球视野与治理素养,聚焦培养兼具国际AI治理意识,具备原创能力与国际协作力的高层次人才,服务国家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与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需要。
课程体系中特别融入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科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并开设AI全球治理专题模块,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法律与监管挑战。教学采用中英法三语授课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跨语言表达力与跨文化理解力,鼓励其在全球语境中思考“可信AI”与技术向善等议题,成长为科技与人文兼备、具备国际引领力的AI新生代。
作为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中法合作办学标杆项目,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自2012年创办以来,始终坚持“工程教育国际化”与“复合型人才培养”双轮驱动,致力于建设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样本,三次通过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与欧洲工程教育(EUR-ACE)双认证,曾被中法两国政府评为“中法大学合作优秀项目”,获得中国工信部中法合作示范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此次推出的“笛卡尔班”将充分借力上海交通大学与法方顶尖高校的教育资源与科研平台,建立起覆盖本硕博、贯通中法两国的立体化成长路径。项目实行双导师制培养,由交大与法方高校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推动学生本科阶段即进入高水平科研轨道。海外研修与交流方面,由学院出资,支持学生赴法国预科学校、顶尖工程师学校、知名研究机构进行1至3个月的科研训练,强化学术与文化融合。学生可优先获推荐进入中法双硕士、双博士项目,同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文理研究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硕士或博士文凭,取得中法双方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成果。
作为学院本硕融通体系的一部分,“笛卡尔班”学生完成本科学业后,达到一定条件,可选择上海交通大学与合作学校的双博士;也可直升硕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同时取得法国工程师职衔文凭,该文凭相当于中国硕士学位,在欧洲及全球工程界享有高度声誉。这一模式不仅确保学生拥有广泛的学术与职业通行力,也为其今后在科研、技术、政策、教育等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