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百岁老战士进上海交大课堂讲抗战史

5月6日,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老将军进大学课堂讲抗战史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会”,特邀百岁老战士曹恩民讲述抗战的亲身经历。本次活动也是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dd08c8116091521bc2d9b18a6e8357c

曹恩民在讲述中痛斥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暴行和对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创伤,回忆与战友们共御外敌、保家卫国的亲历故事。海军某部少将刘苏闽作了题为“新四军——华中人民的长城”的主题汇报,讲述了新四军的组建和规模发展、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及新四军将士与建设新上海的深厚渊源。

自2020年,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玲和团队邀请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和老劳模,有针对性地将亲身经历与理论思维相结合,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厚植家国情怀。以专业课为主战场,“五老”与专业课教师协同备课,把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挖掘各学科红色育人资源,开发红色基因图谱,把党史与红色史相融合,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张玲还组织学生采访“五老”,编篡口述史、宣讲和参演红色校史等,并获得第十七届挑战者杯一等奖,口述史在国家出版社出版。同时打造以红色基因赋能“大思政课”育人功能,构建新时代党史育人新范式。张玲表示,本次活动是“五老”协同育人的一次常态化活动。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高度肯定了“五老”进大学课堂的教学模式,并鼓励一线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继续深入推进和挖掘这一教学形式。

围绕“如何理解‘人民战争’的内涵”“您退休后长期从事大中小学的协同育人工作,积累哪些育人经验”等问题,刘苏闽将军与大学生和教师代表进行交流。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刘淞楷感慨:“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像曹恩民老人这样从战争烽火年代走过来的英雄人物,是大思政课体验的全新升级,不单是形式大,更是内容大、收获大。”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