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我国首个大型通用光谱望远镜JUST启动建设,有望成为世界级 “星辰之眼”
央广网
央广网上海4月27日消息(记者唐奇云)4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学JUST光谱望远镜(Jiao-tong University Spectroscopic Telescope,简称JUST)基建项目建设启动会在冷湖天文观测基地B平台举行。该项目建成后,标志着国产大型通用光谱望远镜实现零的突破,中国天文观测再添利器。
从荒漠到“星空之窗”,集中技术攻关落户冷湖
JUST望远镜项目台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赛什腾山,这是全球天文学家的“朝圣之地”。冷湖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气候干燥,水汽值低,大气稳定度极佳,此外,冷湖地区人口稀少,几乎没有光污染,是具有最优视宁度的一流观测台址,为天文观测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冷湖塞什腾山台址(本文图片: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为提升国内天文学科基础研究水平,提高国内天文探测能力,上海交通大学于2022年决定建设4.4米口径的JUST光谱望远镜。经深入实地考察,最终确定冷湖天文观测基地赛什腾山顶4320米海拔的B平台作为JUST望远镜的安置地点。然而,虽然冷湖观测条件优异,但想要从无到有建设出一台国内自主研发的4米级以上的通用型光谱望远镜,仍需克服重重困难——这里是柴达木盆地西北的四大无人区核心区域,大气稀薄,干燥无雨。
自2022年底启动望远镜设计和技术方案论证以来,JUST项目团队克服了极端气候、高原反应以及复杂地形带来的诸多不便,完成了望远镜的实地考察、台址确认与观测。
刘成则是上海交通大学JUST团队的研究员,他在团队中主要负责基建和圆顶建设,曾负责过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内光启天文台的建设。从光启到JUST,不仅仅是望远镜口径增加了一个量级(从40厘米到4.4米),施工环境、工程规模、技术复杂性等因素更使得建设难度呈指数增加。面对这一挑战,刘成则积极投入到JUST望远镜建设的前期工作中。他多次赴冷湖观测基地实地考察,最初几次考察时,基地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善,需要克服大风、低温、缺氧等重重困难,这样的观测往往需要持续一整夜。正是这些前期考察和监测数据,为JUST望远镜的台址确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JUST团队赴赛什滕山现场考察A平台、B平台和B+平台的观测条件
从跟跑到领跑,中国天文装备自主化新突破
望远镜是开展天文观测、支撑天文研究的核心设备。JUST光谱望远镜口径4.4米,主镜由18块正六边形薄子镜拼接而成。采用轻量化设计,配备三大高性能观测终端,其中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用于研究黑暗宇宙,积分视场光谱仪用于追踪动态宇宙,高分辨光谱仪用于探测系外行星,具备口径大、集光能力强、响应快速等优势。
JUST光谱望远镜总体设计图
JUST望远镜的落成,将成为中国天文学发展的又一里程碑,有望成为探索宇宙的世界级 “星辰之眼”。与国际同类设备相比,JUST望远镜配置的多光纤光谱仪将具备最高光纤数密度,尤其适合开展天体密集场区域(如星系团等)的光谱巡天观测,有望推动星系团宇宙学的发展。
建成后,JUST望远镜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国内最好的通用型光谱望远镜,以其超强的巡天能力和高精度观测技术,开展大样本星系团高完备率的光谱巡天等特色观测计划,助力科学家们在超新星爆发、引力波源证认、系外行星探测等前沿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为我国天文学研究跻身国际前沿提供基础性支撑,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增添新的中国智慧与力量。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