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发布《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

高擎阅读火炬 建设书香校园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每年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拉开全年阅读活动的序幕。2025年,以“典耀中华·阅见未来”为主题,在4月16日举办开幕式,发布《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首次呈现“交大学生阅读画像”,并推出“一场别开生面的阅读奖学金答辩、一场为期一周的中外文精品书展、一系列名师名家名著的报告会”。4月23日举办了首期“鲜悦”共读读书会,邀请热爱阅读的交大学子共同交流阅读心得。

自201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每年都会发布交大人阅读报告。《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阅读报告》深度解读2024年交大学生阅读偏好。

调查显示,过去一年,每位同学平均阅读了20.6册图书,其中专业书籍13册,课外读物7.6册。学期内近六成同学每日坚持阅读1-4小时,甚至7.2%的同学日均阅读超过8小时。师生人均每周下载论文7.76篇,下载量连续三年攀升的曲线。此外,81%的学生称阅读范围不局限于本专业,还会涉猎其他学科领域。

电子书下载量高达228.8万次,是纸质书借阅量的17倍;全文期刊及会议录下载量连续五年攀升,突破4016万次。

课外阅读方面,本科生以诗歌对话青春,研究生用社会纪实追问时代;男生偏爱科学新知与商业智慧,女生则钟情艺术设计与异域文脉——多元的阅读选择,构成了交大校园最动人的文化拼图。

“学霸”似乎更爱跑馆?2024年,全校人均入馆24天,而2024年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人均入馆天数达到37天。本科获奖者人均入馆64天,其中一位同学更是以307天的记录荣登“跑馆达人”。

学生推荐书单集中在文史哲经典。《毛泽东选集》如灯塔矗立,与《红楼梦》的缱绻、《道德经》的玄妙、《三国演义》的韬略交响共鸣。此外,《高等数学》也收获多位“真爱粉”的推荐。

统计2024年图书馆借阅数据,在文学经典的身旁,《机器学习》的代码在流转,《数值分析》的公式在碰撞,《Python编程》的智慧在生长,《数据结构》的逻辑在延展。这些与计算机键盘声共振的代码之书,和《经济学原理》《数学分析》《传热学》共同构筑起交大特有的“硬核阅读风景”。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毛泽东选集》的双榜入围。它不仅是借阅榜单的常客,更在“思源探索”系统中创下检索量第一的纪录。

同学们选书时的精神坐标同样值得品味。68.4%的同学追随内心主题的召唤,50.1%的同学倾听同窗的书语,42.4%的同学追逐作者的思维轨迹——这组数据勾勒出交大阅读文化的底色:既有独立思考的锐度,又有朋辈共读的温度。在人文社科学子中,47.5%的同学依然将老师的推荐视作灯塔。

调查问卷中有928位同学分享了阅读感悟。有的同学将阅读当作一场心灵的旅程,在书写书评与享受阅读时光中完成思维的蜕变;也有的同学从阅读中汲取力量,治愈研究压力带来的焦虑;更有的同学意识到要突破阅读舒适圈,避免陷入“茧房”……16日,国内首个深度应用大模型的图书馆AI馆员“交小圕”与大家见面。“交小圕”全天候响应借阅、空间预约等高频需求。还启动了“AI+学术素养跃升计划”,培训主题涵盖AI学术数据库资源利用、AI+科研、AI+文献调研,以及AI工具使用技巧及经验分享等,致力于为师生提供前沿的学习支持。推出了AI+阅读机,通过扫描图书封面或条码即实现AI解读、AI荐书等多元化馆藏图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