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
中国教育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一体部署,吹响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号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高校责任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既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建工作的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和整体性推进;又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把舵领航、蓄势赋能。大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向一流人才要动力,向立德树人要动力,向科技创新要动力,向改进作风要动力,而所有动力的源泉,则来自加强党的建设。高校党组织不仅要当好本单位举旗定向的“火车头”,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列车始终行驶在正确的轨道上;还要当好凝聚学校最大合力的“发动机”,确保学校各项事业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对接。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党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学校党建和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结合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形成五个方面体会。
一、深化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唯有深化改革,才能与时俱进。高校党委要始终把改革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对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目标要求,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间畅通的循环链条。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深刻把握“因改革而兴”的历史传承和“改革是动力源”的内涵要求,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因时因势创新变革,赢得发展先机。近年来,学校一方面聚焦战略规划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在交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术志趣和创造才能,倡导“育人神圣”,完善“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多维发展,落实“院为实体”,提升管理服务效能,构建以制度激励为核心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实际改进局部工作,如把本科军训由大二开学前的暑假提前到大一入学前的暑假,有效提升了新生凝聚力和适应性,把握军训契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军训结束后有60%以上的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坚持党管人才,打造一流人才聚集高地
面对党和国家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迫切需求,高校党委要牢牢抓住人才这一事关事业成败的关键,充分发挥党建对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保障作用,全面增强凝聚力向心力,真正做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校主战略,坚持“吐哺握发聚人才”“不远万里求人才”,构建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二级单位主动作为、全校上下合力参与的新时代人才工作格局。学校致力于打造“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人才引育双循环”,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制度体系,近年来新增高层次人才成绩屡创新高。提供优质充足的公寓资源,用好13家附属医院资源,建设14所附属学校及重点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教育学院,努力消除人才后顾之忧。把师德师风作为人才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吸纳,引导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
我们感受到,高校党委要把人才工作作为重要优先级,既要创新工作体系,建立优秀人才引进的快速响应机制,营造“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得好”的良好生态;又要强化政治引领,在人才引进中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育党建、学术“双带头人”,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人才工作优势。
三、突出党建引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靠什么样的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高校党委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立德树人全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自身的战略选择,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融为一体,大力营造“学在交大、育人神圣”的浓厚氛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看望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对时任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关于“大思政课”的建议作出的“‘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承担上海“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任务,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校内外一体化、知信行一体化的“大思政课”工作格局。优化“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构建校领导对口联系地方工作机制,做好校友事业发展支撑。赓续红色基因,推出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讲好新时代“大先生”的动人事迹,排演原创校园话剧《海菜花开》。把握迎新、开学典礼、新生第一课等契机强化政治引领,持续加大低年级本科生政治吸纳力度,量质并进优化党员结构。
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体会到,面向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高校党委要积极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好方向,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学校所有办学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
四、深化党建赋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关键要抓住科技创新的先手棋和主动权。高校党委要坚持胸怀“国之大者”、聚焦国之重器,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共性技术研发能力和服务国家决策能力,系统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体制机制探索,走出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以党建赋能科技创新,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生产效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建设李政道研究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大科学研究范式”。创立独具特色的集中区、自由区和融合区的“三区模式”,推动实施“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专项行动计划,牵头攻关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在我国南海岛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坚持以“有组织保障”为“有组织科研”护航,构建有利于促进基础研究创新的科研生态氛围。打通基础理论突破的“最先一公里”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建设坐落在校园周边的“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入驻的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已有82家,总市值/估值超700亿元。推动党支部建在科研团队上,发挥党支部组织力和战斗堡垒作用及支部书记“双带头人”作用,提升教师科研人员攻关核心关键技术、履行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和担当。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高校党委要推动党建和科研同频共振,既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大的组织动力;又要激发基层党组织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指导党支部把“业务难点”变为“党建重点”,以党建引领激活科技创新动力引擎。
五、加强作风建设,汇聚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好作风也是生产力,它体现学校形象、影响工作效率、牵动事业发展。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坚持把改进作风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重点任务,既要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带头转变作风,形成“头雁效应”;又要紧抓关键环节,深化党政同心、团结奋进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的一线作风,涵养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务实作风。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把优良作风作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持之以恒净化办学环境。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就学校重要工作及时交流情况、交换意见,提升党委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践行“一线规则”,开通电话热线、书记校长信箱等,建立师生诉求处理快速响应机制。深耕校园廉洁文化建设,打造“思源清风”品牌项目,建设廉洁文化“一院一品”,营造清正廉洁、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推进高校党建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将坚持把高质量党建作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