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交大学子的一天是什么样?
7张Q版时间手账,解码青年学子的精彩日常
青年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手账逐渐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宠。它不仅是创意表达的载体,更是一种生活记录的方式。
从破晓到黄昏,你是否好奇交大人的一天是什么样?上海交大设计学专业的袁语希同学通过Q版手账,记录了7位不同专业的交大学生的一天。这些手账,不仅记录了他们的日常,也传递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彰显“学霸”光环之下一个个鲜活而立体的身影。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高婷杉
“一开始看到这些资料会觉得有些陌生,毕竟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术语,但后来熟悉了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
——袁语希
设计
每一页都有无限精彩
先“解码”再“编码”
在设计中认识“新朋友”
“时光音乐会——上海大来时间博物馆珍藏展”正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第二展厅展出。老师和同学们在几轮头脑风暴后,围绕时间刻度,大家萌生了制作数字化Q版手账的想法。这种新奇有趣的方式不仅可以很好地宣传交大的文化特色,还能让大家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
7张Q版时间手账的设计任务,交到了袁语希的手上。她是设计学硕士二年级的学生,今年是她在交大的第五年。对于学校,她有着深厚的情感。“虽然交大工科性很强,但学校的氛围并不沉重,内部环境非常好。”袁语希欣然接受,她同样期待,通过这次手账活动,打破大家对学校的刻板印象,让更多人看到她眼中的真实交大。
7位贡献自己时间表的学生分别来自外国语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涵盖年级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
每个专业之间的差异很大。隔行如隔山,要设计好,袁语希需经历复杂的“解码”过程。从前期搜集素材、中期排版设计到最后根据同学意见修改定稿,她将整个制作周期压缩到了一周的时间。在前期搜集素材的过程中,袁语希与七位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合作,根据他们提供的文字版日程来设计排版和分布内容。遇到一些过于专业的名词时,她会与同学交流,确保每个专业的特点都能准确呈现。
随着对资料的熟悉,袁语希发现制作手账的过程就像认识一个“新朋友”。对待“新朋友”,袁语希有自己独特的待客之道。她不仅从文字上耐心解读,还会根据与对方交流过程中感受到的语言风格,为这七位同学设计各具特色的头像ID。
最终,每一位同学的手账都有自己的专属色,“有的同学文字非常标准严谨,我会用比较冷的色调;有的同学文字活泼,我会用暖色系。”这种个性化的处理使得每个设计都独一无二。同时,她还细心地加上了具有专业性质的小插图,例如生物专业的试管、数学专业的公式等,这些细节都让手账更加生动有趣。
手账
写下一日的雀跃
从破晓到黄昏
定格理科生文艺浪漫的一天
在时间手账中,有一抹亮眼的橙色,也许是因为这页手账的主人爱吃同色系的橙子补充维C,也许是她正在学习C++编程语言,又或许是她活泼积极的性格,让人心生温暖。袁语希选择用太阳的颜色设计李佳秋的时间手账,以记录这个如骄阳一般热情的女孩。
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李佳秋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她的手账通过手绘风格的小插图和简洁的流程框架,将她的一天生动呈现。李佳秋的时间安排分为学习、课余活动与个人兴趣三部分。学习内容占据主导地位,约60%的时间用于大学课程、实验室学习及晚间复习,突出学术重点;20%的课余活动通过午餐、锻炼和短暂休息的场景体现;另外20%的兴趣时间用于阅读、听音乐和补充能量。
手账采用温暖的橙色线条框架,与白底形成柔和对比,插图与时间轴巧妙结合,每个时间点都有单独的框架,每段文字配有相关小插图。例如,午餐时的美食图片,物理课的电路示意图和晚间的补充水果,这些元素让内容更具趣味性和专业性,也展现出李佳秋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校园日常。
手账中的一个细节显示李佳秋有每晚睡前阅读的习惯。当被问及最近的睡前读物时,李佳秋的答案是《艾比斯之梦》,这是一本有关AI的书。高中时,因为“卡脖子芯片”的新闻,李佳秋萌生了为国家发展做一些前沿研究的愿望。因此,她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的A+学科——信息工程专业,进入了工科实验平台。
文艺的内心,专业上的优秀,李佳秋是一个有着“浪漫气息”的理科生,“我身边理工科的同学很多都是文艺青年,业余生活也很丰富,大家想象中戴着厚厚的眼镜蹲实验室,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片段。”配上手账ID那个短头发有点呆萌的可爱女孩卡通图像,李佳秋说,“如果让我增加一点,我想会增加一个咧着笑的嘴巴和露出的两颗虎牙。”
从葡萄到美酒
记录农艺学子对专业的热爱
农艺与种业方向硕士三年级的高洁也是此次时间手账的内容贡献者,相比于与其他人偏写实风格的时间线呈现一天的日常,她稍稍做了一些“我的专业到底学什么”的技术侧重。
“我来自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专业为农艺与种业,葡萄与葡萄酒是我的研究方向。”高洁说,就全国来看,葡萄与葡萄酒专业都算是比较小众的,所以,自己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时间手账关注到这一专业,同时了解中国葡萄酒人才在大学里的发展培养路径。
高洁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她在时间手账里,想突出一部分专业特色实践课程。“这是从土地到餐桌的流程。手账里可以看到,在葡萄栽培课上,我要去地里对葡萄树进行修剪、对葡萄果实进行采摘、对生理指标进行测定。葡萄酒工艺课也非常有趣,我们要一起酿葡萄酒,包括压榨、入罐、陈酿、灌装等。再到餐桌这端,大家对葡萄酒进行品鉴和推广。”
“‘葡萄美酒夜光杯’,品鉴课上,大家是要喝很多酒吗?”听闻记者的提问,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一节课上,大概有几十款吧。不停地喝不停地品,到最后,我们每个人的嘴巴都晕染上了紫色!”
在这份定制版的时间手账里,以青草色系的藤蔓为时间轴,还有葡萄、葡萄酒的具象元素,精准cue到专业特色等,都十分戳中高洁。“这是一份催人奋进的时间表,也承载了一名农艺学子对葡萄和葡萄酒的热爱,同时,我希望借此可以为专业打call,让专业的魅力被更多人知晓。”
策划者说
未来希望为更多专业画像
此次时间手账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副书记罗莹说,透过这七份时间手账,我们得以窥见当代青年学子超长待机日程的冰山一角,这不仅仅是对时间的精密规划,更是对梦想与知识无尽追求的生动体现。它们不仅是对个人奋斗历程的铭记,更是对当代青年成长规律性与多样性的一次深刻剖析。
在这里,既有对学术高峰的不懈攀登,也有对兴趣爱好的执着热爱;既有初入象牙塔的懵懂探索,也有即将步入社会前的沉稳准备。每一份独特的时间安排,都是青年学子个性与共性交织的鲜明例证,彰显着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既遵循成长的普遍规律,又勇于开拓个性发展道路的勇气与智慧。
这些时间手账目前已在“上交大”微信公众号上展示,为心怀憧憬想考“上海交大”的莘莘学子绘就一幅幅流动的画卷,让他们知晓,交大学子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懈努力绘制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同学们都觉得手账挺有趣也挺好看的。”袁语希也期待,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将之做成系列,为更多交大专业、同窗学子们的精彩时间表画像。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