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成果转化“催化剂”如何培养?上海交大首届技术转移专业硕士毕业

从单一技术体系到跨学科知识框架建立,从投融资视角深入前沿科技,从组团实践历练融合共创……最近,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技术转移硕士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徐汇校区浩然高科技大厦举行,全国首批拥有技术转移专业学位的专门人才肩负使命投身科创热海。

完善知识检验能力

本科毕业就踏上工作岗位的严玮此前在一家车企担任数据工厂负责人。随着职位的提升,严玮发现很多问题无法通过单一技术手段解决,需要更宽的知识面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寻找最优解。技术转移硕士项目2年的学习中,他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还从实践中检验了能力。

在《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项目》课程中,严玮与7位同学组队参与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王宇光关于人工智能辅助蛋白质生成的转化项目。在半年的时间里,他与不同背景的队员一起为这一生物技术前沿领域的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对标国内外相似的竞争对手调研技术水平、锚定细分应用寻找先发优势。这一项目正处于投融资的最初阶段,技术转移班的队员与王宇光团队互补,为项目亮明技术优势、展示应用潜力,推进了转化进程。

看得深了更敢投了

毕业生张明星来自一家风险投资机构。读研的这段时间,张明星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接近未来创新独角兽。缘于学院组织的科技成果转化实践项目,张明星在一场见面交流会上认识了“基于AI的个体化肿瘤mRNA疫苗”项目的负责人、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石毅。“交流中,我发现石老师所从事的研究技术非常领先,其所在的计算生物学赛道也有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并且石教授对通过自己成立公司来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件事也非常坚定,这与我们机构的投资理念非常契合。”

在这样的共识下,张明星推动了项目在公司内部的立项、尽调和决策等环节,领投800万元天使轮投资,同时也积极为石教授在公司运营、市场扩展、团队搭建等方面提供建议和支持。

规模培养加速催化

《2021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为35.4%,高校和科研机构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分别为15.6%和3.0%,与欧美国家70%-80%的整体转化率和20%-30%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转化率存在明显的差距。推动高校与企业“向前一步”,关键在于两者之间的“化学反应”;催化的关键,在于多学科视野、全能型的职业经理人级别的优质人才从中弥合协调、打破僵局困境、突破转化路上的堵点。为此,上海交大于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设立全国首个“技术转移专业硕士学位点”,面向国家发展关键行业及领域,着力培养系统掌握技术转移学科理论和科创企业融资知识,具备技术战略规划能力、前沿技术商业化能力、科技与金融融汇能力和特定行业研究分析能力的复合型领军人才。

截至目前,项目已累计招生350余名,平均年龄36岁,平均工作年限13年,75%以上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背景,大都长期从事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孵化支持等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如同严玮和张明星,上海交大技术转移硕士学生大部分已从事技术研发、金融服务、孵化支持等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多年,有的负责创新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链条缺位互补;有的从事投资工作,关注“投早、投小、投硬”,为交大科研团队引入资金。通过这一项目的聚合与驱动,一批有实际效益和创新意义的科技成果已成功转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