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交大“零门槛”申请转专业的启示

956[1].jpg

高考之际,上海交通大学官宣:正式落地“零门槛”申请转专业政策。今年起,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均可申请转专业,拥有多次转专业机会,每次还可以填报两个志愿。每个年级学生都可以选择转专业,而且“不限制学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学生可以从所谓“冷门专业”转到“热门专业”,或者反向转移,甚至从非医学转入医学专业。

交大“零门槛”申请转专业,虽然对转入专业还会有一定的名额限制,但是大学的“格局”打开了,让人们看到一所名校应有的包容、开放的育才理念。就像校方强调的:这一措施旨在更加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尊重学生进校后的第二次机会,也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这是大学,特别是名校本该有的胸襟和理念。

长期以来,大学专业被分成“冷门”“热门”,而依据往往是该专业当下的就业情况、起薪点、职业发展以及学科“资源”。不能说这种分类没有现实的正当性,但是这样的分类很多时候都是非常短视、功利乃至市侩的,忽视学生本身的学习兴趣,抹杀学生的个性,而这样的“冷门”“热门”之分又直接呈现在录取分数的“高低”之上。

于是,大学专业被机械地划出“高低贵贱”,并且形成了刻板印象,反向影响高校教书育人。高分的学生进了“冷门”专业,就会被社会认为“吃亏”,但这种刻板评价没有尊重学生本人的意愿。像之前曾说出“拱白菜”言论的河北考生张锡峰,就是因为“大家都说好”,就选择了浙大的计算机专业,分数是“匹配”了,但却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而有的专业可能就业偏冷,比如交大传统的老牌院系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目前招录分数并不拔尖,但对于国计民生意义重大。

上海交大“零门槛”申请转专业,正在纠正对于大学专业的偏见,转专业更看重的是兴趣和能力。上海交大在破除陈见陋规、急功近利的方面,给中国头部大学提出了思路:“给拔尖的同学锦上添花,给不适应本专业学习的同学雪中送炭。”而且就实践来看,学生并非单向地从所谓“冷门”向“热门”流动,很多学生走向所谓的“冷门”专业,今年交大学生转入天文学专业的热度非常高。

大学专业本不该有“高低贵贱”之分,特别是不能基于短视的功利主义做如此机械的分类,因为这会抹杀不同专业的社会贡献,以及学生的个性,从这个角度说,上海交大推动的“零门槛”申请转专业,正在纠正对专业的刻板印象,这是优秀的大学该有的样子。希望我们对大学专业的期待,映射的是自己的兴趣,而不是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