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

4月2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人文艺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上海交大)基地共同发起主办的“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在上海交通大学正式启动并举行了首场高端论坛。

01.jpg

论坛现场

本次论坛邀请的主讲嘉宾是米切尔(W.J.T.Mitchell)教授和王宁教授。米切尔教授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芝加哥大学英文和艺术史盖劳德·多奈利杰出贡献教授;王宁教授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两位院士共同关注的是当今时代最具前沿性的热点议题:“人工智能之于人文学术的挑战及对策”。

首届论坛由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尚必武教授主持。尚必武以反思人文与科技关系为开场导引,介绍推出两位国际顶级人文学者的对话议题。

02.jpg

米切尔(W.J.T.Mitchell)教授

首先,米切尔作了“从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思维及其与人类智能之关系”(FROM ROBOTS TO IBOTS: An Iconology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主旨演讲。米切尔以当代图像学(Iconology)为理论视域,梳理并解读了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机器人形象的发展演化以及对人类思维的模仿和逐渐承担人类部分职能的过程。以电影《her》为例,米切尔院士讲述为何电影中的男主角爱上了机器人,从而上演了一场人机之恋。他用十分幽默的方式与在场的师生互动,启发师生思考人机之恋中机器人对于人类爱意的回应过程,进而引导人们学会解构人工智能思维的本质,发现它们与人类的不同特征。他认为,尽管以Chat 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演绎过程是对人类思维的模仿,但是在观念与情感上,他们与人类智能还是有着本质的差异。人类、动物、机器人,乃至外星人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这促使人类思维变得复杂和多维。米切尔强调,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包括人文学科在内的人类知识建构应该实现从STEM(Science 科学,Technology Engineering技术工程, Math数学)到SCHTEAM(Science科学, Culture文化, History历史, Technology技术, Art艺术, Math数学)的范式转换。

03.jpg

王宁教授

王宁的主旨讲演题目为“面对Chat GPT的挑战:呼唤文学翻译的伦理转向”(Confron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t GPT: Call for an Ethical Tur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王宁从Chat GPT出发,描述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人类知识生产方式、精神生产方式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从“元宇宙”到“后人类”,我们不能回避和否认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在很多方面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为时代创造的进步。但是,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带给人文学科的挑战,王宁以文学翻译为例表达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工智能的确可以完成一般的文档翻译工作,也使得一些翻译工作者产生被“边缘化”甚至失业的危机。然而,如果我们回到文学的本质属性去思考就会发现,人类是具有伦理道德、情感体验和理性精神的高级动物,这一点是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因此,文学的审美属性对人类的精神滋养依然是社会文明进程中不可缺失、同时也是科技无法替代的重要内容。文学中的许多超出字面本身的元素,是人工智能翻译无法转述的部分,例如人工智能在翻译的时候所秉持的价值观和感情态度是中立的,因此将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细腻情感表达和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将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的再现出来,就应该是人类翻译家的任务,而这些则恰恰是人工智能翻译所无法到达的高度。王宁指出,文学翻译的“伦理转向”是我们人类面临后人类和高科技挑战所应该做出的必要回应,势必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学术研究范式转换的重要向度。

主旨演讲之后,尚必武主持学术交流互动环节,两位院士对所提出的问题作了精彩解答。

04.jpg

嘉宾合影

据悉,此次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和人文艺术研究院发起主办的“科技与人文的对话——院士大讲堂”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项目策划者王宁已经向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以及国际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30多位院士发出了邀请,并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院士大讲堂”系列学术活动的陆续推出,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学术界在人文与科技跨学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号召力,彰显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科建设发展的特色与优势。

论坛以线下线上两种方式进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的近500位师生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