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静夜思》《游子吟》……他将中国人熟悉的唐诗入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在他的笔下有了形象之美、画意之美。11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诗情引碧霄——戴敦邦图释唐代诗歌展”上,85岁的国画家、上海交大教授戴敦邦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我的一些诗意图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横七竖八的瓶碗坛罐,就来源于暴风雨的时候,家里的真实写照;画‘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时,我在江南水网交错的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只要唤起贮存在头脑里的形象记忆即可,当然人物的衣饰,还要换上唐时仕人的装束。”

据介绍,此次展览共分为三部分,分别以“飞流直下三千尺”“故乡今夜思千里”以及“古来征战几人回”将唐朝社会壮丽的山河、田园的优美、离别的哀怨、羁旅的愁思、边塞的苍凉、战争的残酷以及民生的疾苦等展现得淋淋尽致与栩栩如生。戴敦邦说,“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毕竟和当时的诗人相差上千年,用一种相对普及的形象来描绘唐诗意境,用绘画来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希望观众能领略到中国传统诗画融合的意境之美。”

ab6902f4cbd4b24dfa8007eadd67383.jpg

《静夜思 李白》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又是一个画的国度,诗歌和绘画代表着中国艺术的两种重要形式。诗歌讲究“意境”,绘画也同样重视“画意”,追求诗一样的意境美。东晋顾恺之率先提出“以形写神”论。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宋人苏轼在 《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评价王维的作品:“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成为中国古代诗画艺术的重要特征。

0494ab6cb62f2e48176e8d039d113f8.jpg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576596f8ab67ad20c3074ecd99bfaa3.jpg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戴敦邦先生,自号“民间艺人”,蜚声海内外的国画家。上世纪90年代,戴敦邦先生融合了国画与唐诗,创作唐人诗意图100幅。该套作品色彩淡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笔法上,线条流畅,以简驭繁,渲染有度,展现了唐诗无限的审美空间。30年后,他将这些作品捐赠给自己工作过的上海交通大学。

展览还展出了戴敦邦先生1979年西行写生的手稿,这也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的一次重要的文化寻根之旅。“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去敦煌的时候,有感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民间艺人默默无闻的精神,回来后,他就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民间艺人’,这对他不是一个头衔,也不是自谦,而是他身体力行的一个方向。老师告诫我们,不要把自己当成什么大艺术家,我们就是手艺人,用手艺讲好中国故事。”宁夏书画院院长、戴敦邦先生弟子周一新说。

展览将持续到202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