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五千多进博“小叶子”,有“六年级”全满贯生、“一带一路”留学生

3日,刘盛磊身着进博志愿者制服,在同学中举牌欢呼。这样的出征场景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因为他就是上海全市唯一“六年级”小叶子,至今六届进博会一次也没落下。

l_cb20231103203040631056[1].jpg

事实上,在第六届进博会5700多名宣誓上岗的志愿者中,不仅有刘盛磊这样的全满贯服务生,还有堪称“孪生叶子”的双胞胎,以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国的来华留学生。

l_CB20231103202126244061[1].jpg

刘盛磊举校名牌

“六年级”小叶子服务最后一届

上海交大140名“小叶子”3日正式出征,来自设计学院的刘盛磊第六次担当志愿者。走进他在闵行校区的宿舍楼内,有点沉甸甸的进博会志愿者证件整整齐齐悬挂于寝室一张书桌旁。而每张志愿者证上的不同证件照,都记录了他从青涩、成长到成熟的青春时光,也见证了他服务进博会与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的整整6年历程。

分论坛岗位志愿者、虹桥论坛会员联络岗的小队长、翻译处学生“翻译官”……这些年,刘盛磊先后经历了多个志愿者岗位的锻炼。“从第一届懵懵懂懂的进博‘萌新’,到这次成为经验满满的6.0版小叶子,每一届进博会都给了我不同的感受,”刘盛磊说,进博会不同岗位的锻炼,让自己的沟通能力与合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让他成为志愿服务的多面手。

l_CB20231103202126391023[1].jpg

刘盛磊在进博

谈到连续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原因,刘盛磊表示,“为祖国争光,为城市添彩——这份初心6年间从未改变。我希望通过帮助他人的方式,为进博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进博经历与志愿者精神成为学生时代独一无二的记忆。”

明年3月,刘盛磊即将研究生毕业,正式告别校园,因此今年是他最后一届进博会志愿服务之旅。“6年的进博会历程也让我看到了国家开放的决心与作为大国的担当,我为能参与这样的主场外交盛会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他表示,要在此次进博会上把自己前五年服务的经验分享给同学们。

l_CB20231103202126467024[1].jpg

交大“小叶子”


“一带一路”留学生交流文化产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也包括海外留学生,尤其是从“一带一路”而来。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莫丽,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国际关系方向的“一年级”小叶子。

起初看到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志愿者招募通知时,她对进博会不甚了解,怀揣着“中国为什么要举办进口博览会”“如何促成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共赢”等问题。渐渐地,在沪学习中,她对进博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l_CB20231103202126995030[1].jpg

莫丽

“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青年,我希望自己能向中国展示乌兹别克斯坦形象,帮助中国人更好地了解乌兹别克斯坦。”莫丽认为,从历史上看,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从两千年前就开始了交往。由过去的丝绸之路到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两国合作交流不断。2022年,上合组织峰会在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召开,“我发现许多中国人因此都开始知道甚至了解了撒马尔罕市,这让我感到开心。”

这一次,莫丽正思考在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为进博会的志愿服务出一份力,让更多人感受乌兹别克斯坦文化。“比如在我的家乡,花剌子模的手工盘、地毯都很有名,非常想展示给中国的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