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聚焦两会]丁奎岭代表:文明互鉴,进一步做好“大思政课”的建设
2023年03月09日
责任编辑:孙佳
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长期在高校和科学院所工作的经历,让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格外关注教育、科技、人才等话题。就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丁奎岭感到倍受激励,深有共鸣。
教育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基石。“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的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一部分,要为国家的战略需求解决问题,要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策源地,为之提供新动能。”丁奎岭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这让丁奎岭感到,其内核与强调做好“大思政课”建设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要始终以育人为本,以立德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练好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这些硬核本领。我们培养的未来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站稳了这一立场,看问题的视角就不一样了。”丁奎岭说。
丁奎岭认为,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源远流长,从不消失,优秀的宝藏等待我们继续挖掘、汲取、吸收和发扬光大。同时,我们应该更开放、更包容、更辩证地学习接纳不同国家的文化、科技成果,上好“大思政课”,让孩子们在文明互鉴中进一步开放视野,在熏陶中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全人类文明成果结合起来。如果真正将最优秀的东西内化于心,那么,培养出的孩子自然就会拥有“四个自信”。
-
媒体链接
记者 范彦萍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