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整版】为美丽中国事业传承奋斗薪火

讲述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孔海南

光明日报报道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交通大学】

20221129光明日报 整版 为美丽中国事业传承奋斗薪火.jpg

我是一名环境专业的教育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深感振奋、备受鼓舞。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定目标、披荆斩棘,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守护好来之不易的绿水青山,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传承好生生不息的奋斗薪火。

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环境保护工作,都源于我的大学启蒙老师蔡宏道——一名我最敬佩的共产党员。蔡老师低调踏实的治学态度、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成为我终身为人及为学的榜样。那时,我便立下信念:向蔡老师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1983年11月,我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近40年来,我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永葆初心、不忘来路,这既是对党的承诺,也是对恩师教诲的传承。2000年,我回国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任教。此后,我时刻想着的,就是如何以身作则教导好学生。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作为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洱海“水专项”项目负责人,我始终坚持把课堂带到治理现场,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工程研究为手段、以现场示范为验证,将学生培养与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思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让我欣慰的是,很多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大城市的优渥条件,毅然选择回家乡、去西部、到基层,扎根一线,成长为栋梁之材。

科学治湖使洱海重现一泓清水。经过多年来接续奋斗,我们的队伍逐渐壮大,干事创业的平台更加广阔。十余年来,洱海国家野外观测站党支部延续优良传统,围绕“国家水专项洱海项目实施”“一流地方研究院建设”和“洱海国家野外观测站建设”等中心任务,坚持“扬科研优势、塑育人品牌”,把科研攻关作为党支部工作落脚点,把立德树人作为党支部立身之本,全力引导支持全体党员在洱海保护与治理、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国家级平台基地的实践中建功立业,为国家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2018年,我带领的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022年,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更多地体现在对蓝天白云、清水绿岸、鸟语花香等生态环境的需求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画卷正徐徐铺展。我非常有幸成为一名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今后,我将带领学生继续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不断进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造福更多人民群众,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记者颜维琦、任鹏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