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多学派”探上海“设计之都”建设,《建筑设计上海倡议2022》发布

新华网报道 “上海作为一个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之都’,切不可将城市与建筑片面地当作‘视觉艺术’。”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阮昕在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期间表示,上海亟待的不是更多的“地标建筑”和“网红打卡地”,而是客观、科学地将城市与建筑当作一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交汇的系统工程。从中国的语境来表述,那就是“体用并举,设计大义”。

微信图片_20220918204412.png

作为首届世界设计之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上海交通大学联手华建集团主办的“设计共生 智慧赋能——国际建筑设计峰会”上,包括阮昕在内的20位余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顶级专家学者,从建筑设计的视角出发,发布《建筑设计上海倡议2022》,对建筑设计与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

阮昕认为,上海要率先走出中国“千城一面”的困境,中心城区居住小区的更新和改造是关键。设计方法和手段,要从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史中汲取“上海模式”的成功经验,建设宜居、高密度的多元住宅街区。而多元住宅模式在街区上“可分可合”,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为未来“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电动化(即建筑中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储存和调度,以及应对“极端情境”)提供了可能性。

阮昕倡议,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根基,而非“建筑形象”,制定可再生能源与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导则。从上海城市发展史及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资源,做出上海、中国的贡献,讲好中国故事,以便提升上海“设计之都”的全球影响力。“鉴于上海过去的经验,‘多学派’对上海未来的发展尤其重要。”阮昕建议,由上海市政府组织成立一个多学科和多学派的城市建筑专家委员会,以便对重大决策和未来规划提供学科和研究指导下的建议。

“设计如何帮助人们在当今世界中和谐共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院长莎拉·怀汀(Sarah Whiting)认为,建筑是非常广阔的概念——它本质上是跨学科的,在实践领域和教学学科都有着卓越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它总是与当今世界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建筑本身不能完全解决世界上的问题,但它可以为培育新的可能性创造条件”。

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终身教授Joan Busquets(乔安·巴塞奎特斯)看来,现代建筑是一种范式,它早已开始传播并适应于不同大陆的文化。建筑和设计一直作为城市之间竞争的载体。为此,城市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相互超越,借鉴成功经验,强化自身品牌。在另一种尺度上,建筑是创建战略性城市中心、促进城市与自然融合的绝佳手段。凭借其丰富的功能和复杂的设计,这些新的城市中心能够改善周边社区的市民生活并塑造新的城市身份。全球化时代下,城市在全球舞台上直接竞争,吸引投资、人才和旅游。而设计正成为创造更可持续、包容和美丽发展的重要工具。

英国建筑大师David Chipperfield(大卫·奇普菲尔德)认为,城市是当下这个时代面对广泛的社会与环境问题的前沿。它被多方面强大力量所塑造——人口流动、市场全球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以及气候变化。

“鉴于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超越传统学科划分,以建筑或城市设计职责的新策略来应对城市问题。这些挑战也迫使我们重新考虑评估设计和设计师角色及方式。”大卫·奇普菲尔德说,这要求设计行业应更好地同时考虑各种尺度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单个设计任务,还要考虑它可以如何将自己嵌入到城市肌理和系统中,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即社会结构。为了保证这点,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规划框架,在这个框架内,设计可以在流程的早期进行整合,这不仅有助于确定我们建造的内容,还有助于明确我们建造的地点、原因和方式。此外,还须重新考虑所推崇的设计方式,不仅要关注美感,还关注创作过程、分析和研究的品质。同时考虑环境和社会福祉,循环利用现有的建筑和材料,设计界应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在使用目的和功能上,而不是意象和外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