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生态之花“海菜花”永驻洱海 ——科技治污推动云南洱海绿色发展

光明日报报道 冰清玉洁着薄纱,一湖静水一湖花。6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连片海菜花盛开于清澈的洱海湖面。由于对水质要求极高,海菜花又被称为“水质风向标”。水清花盛,水污花败。当地人说,在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里,只有最清澈的湖水才能留住它。

微信图片_20220612114433.jpg

书写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大青石伫立在洱海边,洱海水一年比一年清澈透明。如今,“环保菜”海菜花的再度盛开,标志着洱海生态环境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

洱海清,大理兴。大理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山论”,守护洱海,开启绿色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海菜花开,时隔半世纪的重逢

海菜花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水生植物,也是洱海原生态的土著"水质指示生物",对水生环境特别是湖体透明度要求苛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洱海曾经也出现过大面积海菜花,但随着洱海水质经历了从贫营养湖泊向中营养湖泊再到富营养湖泊的演变,海菜花逐渐难觅踪迹。

如今,海菜花的成片出现正是大理洱海近几年推进生态修复的成果。随着洱海水质持续稳定改善,包括海菜花、苦草、狐尾草等洱海原有的水生植物面积都在逐渐增加,形成了稳定的水生植被群落。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洱海项目负责人,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表示,由于洱海水质改善,特别自去年以来水质透明度大幅度上升,海菜花自然恢复,成片蓬发,这也标志着洱海治理在我国的大型湖泊综合治理事业中率先进入了"湖泊生态恢复阶段"。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

 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是世界难题,大理又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必须找到“物有所值”的专业化力量。2016年,政府通过PPP模式引入中国水环境集团作为洱海环湖截污(一期)项目社会资本方,按照“依山就势、有缝闭合、管渠结合,分片收处、集中处理、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环洱海新建6座下沉式再生水厂,铺设近300公里环湖截污干管,形成了一条截断洱海周边生活污水并净化再利用的大动脉。

“截污控污是湖泊治理的重要工程,不让一滴生活污水流入洱海。”中国水环境董事长侯锋博士介绍,通过创新采用“分布式城市柔性水环境绿碳系统”6座下沉再生水厂,一改全世界城镇污水百年来被当作污染物进行收集处理排放的传统模式,将污水作为城镇稳定的水资源进行科学收集和资源化利用。

通过技术优化项目节省投资6亿元,缩短工期9个月,节省土地160亩,节约从洱海“抽清排污”2000万吨/年。水资源、土地资源、绿色能源100%循环利用。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减少,洱海水质稳步提升。

在孔海南看来,截污控污工作是"黙黙且艰苦的”。因为在国内外大型富营养化湖泊长达数十年的冶理期间,均要经历流域截污控污、湖体水质改善以及生态恢复三个阶段,而前两个阶段必须经过多年的艰苦坚持。

“洱海治理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努力,点源截污控污,约占湖泊污染的一半,沿洱海一整圈的6个下沉再生水厂,处理了整个洱海流域一半的污染,这六年来经过持续有效的系统性治理,洱海湖体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今年更是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孔海南说。

2020年,该项目被评为住建部“十三五”国家水专项成果转化示范基地。2021年,洱海治理成效被《焦点访谈》评价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成果。

二类水体透明度2.5米以上

“听当地朋友说,只有在洱海水质特别好的时候,才会开海菜花。我们此时此刻过来觉得特别幸运。”一位在洱海边旅拍的新人说。去年海菜花重现洱海,今年洱海不少水域已经连片开放。

2020年、2021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II类、5个月III类,全湖水质为优。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欣泽介绍,今年是近三年以来洱海水质最好的一年。一是洱海的营养状态,洱海全湖水质持续处在Ⅱ类。二是洱海水体透明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洱海透明度都达到了2.5米以上。

大理州委书记杨国宗表示,洱海保护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从抢救性治理阶段转入保护性治理和生态修复阶段。要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力推动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同步改善。

洱海的水质越来越好,老百姓的幸福感越来越高,大理的发展之路也越走越宽。

从水里看向岸上,129公里的环湖生态廊道成为洱海保护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廊道”。在湾桥下沉式再生水厂,地面景观公园与生态廊道的美景融为一体,像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阻隔污水进入洱海。

侯锋表示,水环境治理应与绿色发展有机融合。环洱海6座下沉式再生水厂绿色开发项目与洱海生态廊道配套高度契合,地面空间将规划建设高品质的临海公园、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科普馆等配套旅游服务设施,与政府和百姓共享生态惠民之果。

“沿着绿色发展之路一路向前,大理的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生态环境优势正加快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杨国宗指出。

洱海保护是一项长期任务。坚持生态优先一寸不让、绿色发展半分不松,让“环保花”重开、让“幸福花”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