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首展,国画大师戴敦邦浓墨梁山好汉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 风风火火闯九州,浓墨重彩来交大。3月4日,“浓墨梁山好汉志 品悟水浒忠义情——戴敦邦《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开展。著名国画大师戴敦邦将178幅《水浒传》电视剧人物造型画稿全部捐给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并进行了首次集中展出。
侠骨义胆的鲁智深,粗犷阳刚的李逵……此次展览以戴敦邦的178幅《水浒传》人物造型画稿为主体,并辅以明代以来若干重要绘画名家的水浒人物画册,完整呈现《水浒传》这一经典名著与绘画艺术完美融合的历程。
戴敦邦先生画笔下的水浒人物吸收了民间传统的绘画手法,在形、神方面极具夸张,线条大胆、直率、朴实,人物粗野、豪放,洋溢着阳刚之气。恰如其分地展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和技艺,激发出欣赏者无限的联想。这些形神兼备、韵味悠远的水浒人物形象赋予国画人物这一艺术品种以勃勃生机,彰现出民族优秀传统艺术无限的审美价值。
把名著改变成其他艺术形式,除要考虑艺术形式自身固有的诸多要素外,如何忠于原著而原汁原味地来演绎名著,也考验着艺术家的功力。戴敦邦认为不能以今人的先进观念强加于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动上,使彼时的古人做出种种超越历史可能性的言谈、举止。
戴敦邦说:“宋江这个艺术形象之所以能成为数百年传世艺术人物,恰因为施耐庵、罗贯中抓住了宋江所具有的性格和时代特征,以及其愿望和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而塑造成的。这正是作者的高明处。”但是,他始终和这个人有一种距离,所以这个角色始终进不去。他创作《水浒》人物时,把宋江放在不是非常主要的地位。尽管宋江在原著中的分量很重。戴敦邦说:“假使我在当时,也会绝对反对他。不像我的老祖宗戴宗,那么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但回头一想,这是个数百年前亡命江湖,啸聚绿林,舍得一身剐的造反首领。身置头领之位,也有其苦衷,不能苛求。”
武松和石秀也是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为大家所熟悉的一对。戴敦邦认为,武松与石秀同中有异,石秀是低层小人物所具有的智慧、求生和种种抗争本能;或者说生活里只有石秀之辈,而武松却是神化了的石秀。所以,戴敦邦画武松多有种夸张的神气,而画石秀只是捕捉生活里的形象而已。
戴敦邦的绘画作品也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叶浅予教授赞誉戴敦邦:“运用中国画的造型用笔,描绘历史故事人物,是当今独树一帜的高手。”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称赞戴敦邦:“妙笔传神,红楼情长,豪杰水浒,皆在画中。”
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到6月25日。另外,这次水浒传展览期间,戴老的四幅画作将作为数字藏品在网上向全球同步发行。(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继军 通讯员 魏娜)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