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女UP主向Z世代分享红色书籍[图]
青年报
《青年报》头版 报道
王翘楚既是交大研究生,同时又是拥有10万粉丝的读书分享博主。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
“李大钊和鲁迅如果生活在当代,他们或许也会成为一名知识分享博主,站在离年轻人最近的地方传播思想和文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分享让更多青年人找到好书,收获信仰的力量。”说这席话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王翘楚,她同时还有一个身份:全平台10万粉丝读书分享博主。最近,她还获得了“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奖”。
当博主始于“疫情之困”
一头长发,喜欢穿着旗袍对着镜头,将自己的读书感悟制作成视频,和同龄的Z世代交流,以别样的方式当好青年党史传播者,这便是王翘楚近两年来的新“副业”。
从2020年4月的初次试水至今,如今的王翘楚已经是全平台10万粉丝读书分享博主,B站知识领域优质UP主,收获读书视频全网播放量300万+,党史阅读传播50万+。当读书分享博主,源自于对近现代历史的热爱,“如果李大钊和鲁迅生活在当代,他们或许也会成为一名知识分享博主,站在离年轻人最近的地方传播思想和文化吧。”
王翘楚深知如今的新闻传播环境非常复杂,她认为,越是这样的时候越需要有担当的青年党员挺身而出,自觉做党的党史文化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从发布视频的时间线来看,这恰与她对“疫情之困”的思考和行动有所重叠。“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大家的物理空间局限了,网上出现了不少杂音,朋友圈里也有同学们讨论相关话题,大家都挺迷茫的。但我总觉得,我们这代人就是中国革命红利的分享者,我们应该在国家最困难的时候站出来,发一点自己正能量的声音。”王翘楚说道。
“使命感”的驱使下,王翘楚选择用做“博主”躬身入局——以书籍为媒,以视频为介,在B站、微博等各大平台传递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2020年4月24日,她在B站开设了个人读书账号“翘楚读书”,第一条读书分享视频是推荐《毛泽东选集》等党史相关书籍,没想到,初体验就以20万+播放量、过万“粉丝”收官。
开讲背后都是字斟句酌
截至目前,王翘楚一共发布了29条视频。“纪念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先生,我们的后代还能看懂你吗”“《蔡元培传》什么才是蔡元培真正的觉醒年代”“萧红:来自东北的娜拉有过黄金时代吗”等,每一条的点击观看量都达数万次。没有广泛阅读和沉淀,不足以支撑分享的“底气”。
王翘楚与红色阅读和传播的缘分,早在中学时代与本科期间就已结下。初中时,她作为吉林省学生代表在中央党校进行培训,并光荣地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读书教育活动特等奖表彰大会。后来,她作为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即专业第一名)考进中国传媒大学。
推免保研交大后,大四的王翘楚更是因此有了一年相对“闲适”的时光。“当时,我每天都在学院办公室里帮忙值班,这促使我用那段时间沉下心来读想读之书。为此,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小目标:用1年读完100本书。在王翘楚的这份自定义书单里,没有小说,而是以文史哲为主,也有部分文化艺术类、经济学类和政治学类书籍。
做博主以来,29条视频内容,看似轻松脱口而出,实则字字心血。目前,王翘楚基本保持一月一更的频次。
在保证不出错的同时旁征博引,讲得有血有肉,让同龄人有思考,年长者有收获,绝非易事。这背后,反复磨稿正是一剂良方。每一次,王翘楚不仅要把稿子改上好几遍,视频也会预演几遍,剪辑的时候再看一遍,播出后继续复盘一遍。在她看来,这些都是优化思想的方式,对文笔或是知识内容来说,都是提升。
[对话]
与Z世代共情所以才有共鸣
青年报:那年100本书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这对你之后成为读书分享博主有多大影响?
王翘楚:实现了!为了激励自己做到,我当时分享了一些读书笔记并坚持打卡,成为之后做读书分享博主的重要积淀。我觉得,做博主的最大乐趣是,分享的内容会和真实的人互动碰撞,使得我更加有兴趣和动力把自己的内容深化,这是我个人的成长,同样希望收看我视频的人有所获得。
青年报:觉得自己是靠怎样的特色与Z世代交心?
王翘楚:我出生在90年代末,又成长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回望中国近现代历史,也会有Z世代特有的共情共鸣。
青年报:关于个人规划,是否也能和我们做个分享?
王翘楚:未来打算深耕在近现代历史类书籍这一领域,毕业之后打算从事媒体记者行业,在输出优质内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