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人民网2021大学校长论坛“校长发布”系列——

上海交通大学: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 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人民网报道 编者按人民网2021大学校长论坛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通过人民网公开发布署名文章《紧密对接国家社会需求 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先行者”》,系统阐述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作为诞生在甲午硝烟中的上海交通大学,一直以改革创新服务国家为使命,产生了很多“中国第一”的重大成果和一大批杰出科技人才。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对接国家战略,加强创新策源能力。为推动“从0到1”的原始创新,上海交通大学越来越强化基础前沿策源能力。

对接国家战略推动原始创新

创新是源头活水,更是“第一动力”。大学作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科技研发、项目攻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主动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进程中,大学要发挥自身优势,尽快抢抓机遇、实现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前沿科技创新研发和关键技术的全球影响力,为科创中心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战略支撑。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不断对接国家战略,越来越强化基础前沿策源能力。一方面,通过科技工作委员会等组织建设,提升学术自主规划前瞻布局和组织能力,设立自主创新基金强化过程管理,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集成融合创新,致力于推动基础原创和重大项目策源、提升基础研究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学校积极引导和布局推进学科交叉和团队建设,支持一批团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进行核心技术攻关,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广大科研人员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活力显著提升,在工程、材料、信息、制造、生命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创新型大学要把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事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不断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将全力推进海洋、健康、信息三大领域科研布局,以及环校区的大学科技园建设布局,全面服务国际创新战略需求,通过科技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体系建设,深化校院联动、学科交叉、产研协同和国际合作,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服务支撑国家战略需求作出更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学校正在积极推进理工和医学领域的交叉研究;大力推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与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公共管理等领域,组建交叉学科团队进行合作研究。学校重视每个学科的发展,同时从交叉研究的问题出发,形成全校共同研究的跨学科研究团队,从而解决更多综合性的问题,积极应对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瞄准关键问题、集中优势力量,积极打造服务区域创新的重要基地,主动布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地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创新源头支撑。

学校支撑上海高端装备产业和智能制造发展。2015年上海交大组织精干团队,组建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扎根临港开始了智能制造功能平台的建设探索。随后,上海交大以此为基础,建设上海市智能制造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成为上海市首批获准建设的研发与转换的功能型平台。

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稳步推进张江科学园、李政道研究所建设。为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加快创新型大学及科研机构向张江集聚”的号召,配合张江科学城规划,上海交大建设上海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李政道研究所,助力上海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促进高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的示范、辐射作用。上海交大与上海市科委、闵行区建立了由三方主要领导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凝聚三方共识的基础上,共同推进 “大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打造具有标杆意义与品牌效应的高端科技转化应用示范区和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上海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