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融入交大血脉的“西迁精神”[图]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报道 进入深秋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顾诵芬院士面带笑容,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70年前,1951年8月,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的顾诵芬,放下家人的不舍,怀揣着航空梦想,登上了一路向北的火车。此后岁月,他立志航空报国,一腔热血向蓝天,先后参与主持了多种机型的设计研发,并担任歼-8和歼-8Ⅱ的总设计师,带领团队造出属于中国人的“争气机”。
出于开发西部和国防安全布局的需要,交通大学1956年开始内迁西安。与顾诵芬一样,当时几千名交大师生怀揣兴学图强的梦想,放弃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在一路向西的火车上,他们满怀热情,用支援大西北的实际行动,高唱一曲“建设祖国富饶的内地”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西迁精神”作出重要指示, 2020年4月,他在陕西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要坚持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更多一流人才。
“西迁精神”,已凝练为“爱国”“奋斗”“奉献”,融入交大师生的血脉,在共和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国之所需,我之所向
1956年起,从全部内迁西安到一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再到分建两校,交大西迁经历了几次决策的变动。
当中央决定分别成立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时,组织上给了时任交大党委书记、校长彭康一个选择:可留上海,亦可赴西安;彭校长只说了四个字“我应该去”。在他的率先垂范下,交大党委会17位委员中有16人去了西安。
“党指向哪就打到哪”“哪里需要哪安家”……一批知名教授和中青年教师,毅然放弃相对舒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奔赴西北,重新安家创业,以实际行动支援大西北建设。
在西安交大的西迁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当年14位西迁的老教授,发出由衷的感慨:“从黄浦江畔搬到渭水之滨,你们打起背包就出发,舍小家顾大家。交大西迁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讲、对西部发展战略布局来讲,意义都十分重大。”
在交大西迁的同一时期,1958年,交通大学造船工程系船舶制造专业毕业生、时任上海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潜艇科长的黄旭华突然接到去北京出差的通知。走进海军舰船修造部和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联合组建的核潜艇总体设计组,黄旭华这才知道,是“天字第一号”绝密工程选中了他。
自核潜艇工程于1965年3月重新启动,到1970年年底“401”艇下水,不过5年多时间。可直到1987年,黄旭华才解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的身份,隐姓埋名30载,他没回过老家,却以国为家成就了核潜艇真正具备核反击实战的能力,使中国核潜艇成为大国的“定海神针”。
2016年4月,在上海交大纪念建校120周年大会现场,92岁高龄的黄旭华学长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轻轻地推开学校为他演讲准备的座椅,坚持站立着向大家讲述心中的“交大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当黄旭华以颤抖而坚决的语调说出“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时,全场掌声雷动。
“以黄旭华为代表的几代知识分子群体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闻令而动、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心无旁骛地奔赴和扎根祖国各地,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了新中国的奋斗史诗。”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邹磊认为,今天,“西迁精神”已超越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华民族和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篇章,持续指引和激励着无数矢志报国的后来人。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西迁之初,当交大师生来到西安时,教学区内及北门、东门外,不少地方雨雪天气一片泥泞。室内大多尚未安装取暖设施,师生们冬季进入教室、会议室,都要全副冬装。
迁校时的大二学生、后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的沈莲回忆说,西安的生活条件和上海根本不能比,同学们编了一个顺口溜:“电灯不明,自来水不灵,道路不平”。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让交大师生退缩,反而让他们充满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西安的气候,虽然不如江南,但却并不是我想象得那样,飞沙走石,出门看不见人,我们在房内不是可以看到云横秦岭吗?……我热爱西安,热爱西安的每块土、每块砖,我要做祖国前进中得尖兵,把自己一生的精力贡献给祖国的西安和大西北。” 铸工一年级学生沈兆先用饱含激情的笔触将自己来到西安的心情写在文章《热爱西安,热爱交大》里,发表在1957年的交大校刊上。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那个时代交大人的精神写照,也印刻在当代交大人的内心深处。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支撑国家海洋战略和进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国重器。2000年之前,我国尚不具备设计和制造大型现代化挖泥船的经验和能力,其关键核心设备复杂、技术难度高、学科跨度大、整装备系统集成困难度高,核心技术长期被西方国家垄断并严格封锁。
2000年,为满足长江口航道治理的需求,上海航道局委托上海交大联合多家单位开始了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设计技术研究及专用疏浚设备开发,
最开始,国内相关的技术为0,团队只能从0开始学习。团队跑遍了国内所有的绞吸船型,爬上进口的国外船型上测量数据、观察工作原理,一个一个量出技术数据,船有多高,他们就得爬到多高,一艘船反反复复不知道量了多少遍。
这些船不会停在岸边等着他们去测量和观察,大多数时候他们跟着船出海作业,一去就是半个月,遇到过台风,也睡过船舱,有时候靠岸,水位降下去了,他们只能徒手从甲板爬上码头。到2004年,航绞2001研制成功,终于拉开了自主研制的序幕。
2007年,在总设计师谭家华的带领下,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鲸号”设计完成并开工,它的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能力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彻底打破了国外公司对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技术垄断和封锁。
2020年1月10日,在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上海交大牵头完成的成果“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设计研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过去的20多年中,团队长期默默做着研究,默默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2018年的上海市教育系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活动中,团队第一次公开亮相。
“即便什么也没有,我们也得做自己的设计,否则一辈子都要受制于人。”谭家华说。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
在上海交大闵行校区的校史博物馆,一幅画作生动再现了交大师生奔赴西安前的火热场面:在交通大学上海徐家汇校园里,校长彭康在一片锣鼓喧天的喜庆气氛中,手握一名年轻教师的手,为他和家人送行。
65年来,西安交通大学为西部大开发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共输送了28万名各类人才,其中近一半留在西部扎下根,义无反顾为西部建设作出贡献。
当初的青年教师和学子如今已耄耋之年,每当年轻人问起这些西迁的老教授:“您有没有后悔过?”总得到了这样的回答:“从不后悔!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做洱海的守护者,我无怨无悔!”这是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孔海南,一位有着将近四十年党龄老党员的心声。十数年默默扎根污染水域一线,他用坚守和奉献践行党员的誓言。
从上世纪90年代始,以其丰富的物产和清洁的水源哺育着大理一代又一代人的“母亲湖”洱海,长期遭受湖水富营养化折磨,两次大规模蓝藻暴发,使湖水水质急剧恶化。
曾经风光旖旎的洱海水环境的恶化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上海交大自2003年起开展洱海水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以孔海南、王欣泽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多年如一日攻关洱海水污染治理,扎根银苍玉洱,守得水清月明。
在这场说干就干的生态环境保卫战中,孔海南不是一个人,他有一支跟着他转战南北的年轻队伍,这支队伍有着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余年来,团队共有师生1000余人次驻守洱海等河湖治理一线,目前常年有20余名师生在大理等地进行实地科研,共完成野外样品采集30000余次,分析水质指标160000余次。他们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洱海边,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办法。
在教育教学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围绕河湖富营养化治理,用一流科研反哺一流教学,让学生们亲临现场实践体验,是团队教学的特色;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团队传承的信仰。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18年,上海交大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从教二十余载,孔海南对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都不会后悔”。
顶天立地,科技强国
在1956年8月的“交大支援大西北专列”上,每位交大的师生都持有一张学校特制的“乘车证”。这张粉红色“乘车证”的正面醒目地印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在这一年的1月,党中央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向科学进军,高度重视和支持科研工作,一向是交大的传统。
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这些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都凝聚着交大人的智慧和汗水,并成为新中国科研工作者们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的代表作。
在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有一件新时代交大人的代表作——从研发到应用历经30余年,背后凝结着上海交大五代“材料人”心血和努力的纳米陶瓷铝合金。它身轻如燕却力大无穷,比强度和比刚度甚至超过了“太空金属”钛合金。
纳米陶瓷铝合金不仅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制造”增添了一个新成员,还有望“四两扛千斤”,带动航空、汽车、高铁领域步入更轻、更节能的新材料时代。
“除了周尧和院士和吴人洁教授两位20年代出生的‘元老’以外,团队里的其他科研人员分别是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出生的。”王浩伟说,团队里的五代科研人员都敢想敢干,他们总是冲在国家科研最需要的第一线,颇有“大侠风骨”。
纳米陶瓷铝合金要在上千度的高温炉里合成,即便夏日炎炎,他和团队成员也常常夜以继日地守在炉边反复实验。材料攻关完成后,当采用纳米陶瓷铝合金制备的装备第一次通过试验考核时,也许是因为成功后的喜悦,又或者是多年科研攻关压力的突然释放,王浩伟在实验现场突发心脏病,幸亏救护车及时赶到才有惊无险。
中国商飞首席科学家吴光辉院士、中国航发总经理冯锦璋等专家将纳米陶瓷铝合金称为“有望成为托起中国工业向前跨一步的基础材料”。
目前,陶铝型材在国产大飞机C919上的样品试制和性能检测评估工作已经完成,有望成为航空史上第一次中国人自己的材料。
王浩伟说,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他们力争在国产大飞机首批交付之际,以100余件陶铝型材、增材、板材的装机,献礼建党百年。
在新时代,科技创新是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在上海张江,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今年投入使用。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政道研究所自2016年底成立至今,已汇集了来自六大洲、17个国家的近百名科研人员,近两年每年吸引长短期访问学者近200人,一个全球科学家“近悦远来”的国际知名学术交流平台已初现雏形。
李政道研究所锁定了三大研究方向: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深空、深海、深地……这些人类未充分探索过的领域,李政道研究所都对它怀有百分百的好奇。
高校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沿阵地。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交大的新一代教育和科技工作者们,正进一步弘扬“西迁精神”,始终听党指挥跟党走,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成就自我、为国担当。
本报记者 任鹏 曹继军
本报通讯员 江倩倩 孙萍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