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上海交通大学师生强烈反响[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林忠钦等校领导和全体师生一起,满怀激动喜悦的心情,集体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转播,热烈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上海交大师生中引发了热烈反响。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 百年初心历久弥坚
杨振斌表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让人倍感振奋。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我们更要用百年党史教育广大青年学子,让他们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精神财富,增长前进动力,更加坚定艰苦奋斗、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砥砺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赓续红色血脉,在踏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作出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林忠钦提出,百年砥砺前行,百年奋发图强,百年风华正茂!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盛况,重温党的百年历史,见证一个百年大党发展历程的同时,看见一个伟大国家的奋斗成就,也能看见新中国从百废待兴中艰难起步,在接续奋斗中砥砺前行、跨越发展的历程。正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胸怀崇高信仰,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是交大人代代相传的光荣传统。书写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交大篇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勇敢地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勇攀高峰,瞄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新征程上接续奋斗,在国家建设与发展中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国家转化医学中心陈赛娟院士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有幸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心情非常激动。作为医学科技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医学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领域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要战略性成果。作为一名有50年党龄的老党员和医学科技工作者,我要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在党的领导的下继续努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工作四个面向的要求,为推动早日建成健康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杨立教授作为教育部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在天安门广场现场参加了大会,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有幸在首都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这是党和国家给予我们教师的崇高礼遇。在大会暖场阶段,七万余人高声齐唱红色经典歌曲,场面震撼,充满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鼓舞,倍添振奋。满怀深情、全场起立、齐声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激昂嘹亮、充满力量,这热烈的场面让我终生难忘。作为一名高校的一线教师,我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把个人之小我融入国家民族之大我,更专注、更勤奋、更踏实地教书育人,努力塑造学生的品格、品行和品味,争做有理想信念、仁爱之心、道德情操、扎实知识的优秀教师。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导,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党总支书记、学校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洪梅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她表示,这是一个充满自豪、庄严和幸福的日子,有幸到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句句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对青年寄予了厚望。作为学校拔尖学生培养特区的致远学院党总支书记,再次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榜样,忠诚、奋斗、奉献,在广大青年学子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培养和教育学生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医生,我要充分发挥专长,努力为老百姓解除病痛,尽己之力守护他们的健康;作为一名医院管理者,我要求自己深入一线,和群众打成一片,为他们解决困难,这是头等大事;作为一名老师,我要为医学教育出力,努力培养有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医学人才,和他们一起,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作出医务工作者应有的贡献;作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我也将一如既往坚定地跟党走,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加强学习、永葆青春、永不褪色,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健康中国的实现添砖加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上海交通大学原校长、“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谢绳武提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风雨沧桑,从50余名党员发展成为有9514.8万名党员的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100年来能始终坚持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今天在天安门广场我看到有那么多朝气蓬勃,坚决拥护党、听党话、跟党走的青少年的身影,我们党的事业有了一大批可靠的革命接班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离休干部党委副书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范祖德提出,我加入中国共产党73年,前30年经历了解放战争。打倒三大敌人,中国独立了;抗美援朝,中国胜利了;中国建立了初步工业化体系和教育科研系统,人民生活有了改善。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使其永葆青春活力。后43年我经历了中国史无前例的发展。进入新时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定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生活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将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李润培表示,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很受鼓舞。当前我们党正带领着全国人民奋斗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征途上,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更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坚定信念,矢至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交大走过了125年的历程,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我虽然已经退休,离开工作的第一线,但党员的初心使命不会退休,我将继续关心关注学校的建设发展,为学校加快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挥余热。
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倪浩表示,回顾自己入党的40年历程,始终是在听党的话,跟着党走,干党的事,做党的人。我虽然已是退休11年的老人,但我还是要始终坚持党的理想、信念与宗旨,努力做到“两个维护”和“四个自信”,继续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目前,我仍担任着上海交通大学老年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工作。我要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进一步办好我们的老年大学,力争把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传递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2021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杜朝辉表示,我以十分激动的心情中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实况,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不忘初心跟党走,立足本职工作。在实现新的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培养学生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深厚的家国情怀、崇高的学术追求,教育引导教师培养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情怀,为党育才、为国育人,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院长、民建交大主委陈方若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这个法宝我们一定要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我们交大民建也要努力发挥民主党派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助力祖国繁荣昌盛、世界和平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水下工程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葛彤表示,今天在“深海一号”科考船上收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实况转播,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心异常激动和振奋。百年沧桑巨变,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稳步增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海调查事业获得跨越式发展,一大批深海装备、国之重器成功研制并投入应用,为我们这代人逐梦海洋、成就一番事业提供了大好机遇和舞台。我们将秉承建党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的起点和征程上为国家深海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逐梦深海的道路上,我将无我。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重大装备设计与控制工程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郭为忠表示,作为一名有着22年党龄的老党员和大学教师,我倍感振奋和鼓舞,同时又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我要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科研攻关和学生培养紧密结合,继续坚持以学科研究带动教学研究、以科研反哺教学,踏踏实实持续改进教育教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书育人和科研育人中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事业添砖加瓦,不辱光荣使命。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致公党交大委员会主委孙康提出,我们将发扬“致力为公,侨海报国”的优良传统,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上海交通大学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接续奋斗新时代 谱写历史发展新篇章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农工党交大委员会主委韩泽广表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要充分发挥农工党界别特色,围绕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建言献策,围绕人民生命健康多作贡献,促进科技创新,用创新成果服务中华民族,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王先林教授表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今天,一个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回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展望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有充分理由也有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接续谱写新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2021年度优秀共产党员杜严勇提出,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工党员,我将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建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思想引领,将党的百年辉煌历史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引导带领学生全面把握并深刻理解党的历史成就与理论精髓,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之中。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洱海湖泊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研究站党支部书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王欣泽表示,作为党的一员、一名奋战在洱海保护一线的科技工作者,我的初心使命,就是脚踏实地,不断深入洱海研究,把大理人民赖以生存的洱海保护好。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退休老党员、“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陈英明教授表示,是党给了我新生,成为了一名革命的战士,为保卫革命成果,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又参加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征程。如今虽已暮年,我还是要听党的话,增强自信心。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再作努力,以报党的恩情。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思政教师、“乡村振兴、教育先行”社会实践团指导教师、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杨晨正与实践团成员一起,在昆明西南联大纪念馆观看了直播。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人深受鼓舞。作为一名曾经的支教团成员,农村贫困地区的振兴让我感受到了鲜红的党旗始终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高高飘扬,基层党员干部为脱贫攻坚的奉献精神也在时时刻刻激励着我前行。作为一个共产党人,我们必须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必须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使命与担当。作为教师,我们更要立足本职,无私奉献,做好学生们的榜样,只有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涵锦提出,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应深刻把握100年来我们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当前要讲好、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党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营造“大思政”并“善用之”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一年级学生、原创校史舞台剧《积厚流光》学生演员孟祥成表示,党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学习时光,掌握专业技能,提升个人本领和品格,努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8级钱学森班学生姚思越提出,我们从钱学森等老一辈优秀党员的身上不仅感受到了对于的科研工作热爱,更感受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不朽的报国之志。我们要到祖国发展需要的地方去,用我们的所学在重要领域发光发热。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生、上海市新党员代表集中入党宣誓活动参与者臧奕茗表示,作为一名在建党百年之际入党的新党员,在观看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之后,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也更让我理解了“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内涵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藏族高原兵、少数民族代表、化学化工学院2021届毕业生尼玛旦增表示,在部队服役时,我就被党员突击队在危难时刻第一个上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认真学习“四史”,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推动国家建设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声入人心”学生理论宣讲团成员、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吴炜生提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一百年前,有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而今天的青年作为新时代最重要的参与者、最主要的贡献者和最直接的受益者,也理应接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点燃青春,接续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2017级学生党员、正在海外留学的黄铭珺表示,我们党已经走过了100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在海外亲身经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抗疫斗争彰显党的领导力,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党员,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坚定信仰,锤炼品格,提升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研究生支部书记、2020级研究生王玥明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我们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许,接过父辈们的旗帜继续砥砺前行。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