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头版]打开红色百宝箱 牢记初心使命[图]

20210406打开红色百宝箱 牢记初心使命.png

《青年报》报道 革命文物是回望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先辈们的动人事迹,感受他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青年报今日推出《百年间的红色百宝箱》系列,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你一起见证那段上海校园里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从1921到2021,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革命文物是回望历史的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先辈们的动人事迹,感受他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青年报现推出《百年间的红色百宝箱》系列,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你一起见证那段上海校园里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

在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里,有一件珍贵的红色展品,这也是中心的“镇馆之宝”之一:史霄雯烈士在交大期间印制革命宣传材料所用的一台手推式油印机。

岁月的风霜,早已经让这台手推式油印机显得老旧残破,但这段围绕油印机的往事却依然让人心潮澎湃。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油印机

一字一句刻出对反动派的仇恨

刻出对党和人民的热爱

“史霄雯烈士1945年考入交大化学系,一直是品学兼优的高材生。他为人正直热情,并深受同学们的敬爱。”娓娓讲述史霄雯烈士和油印机故事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学生讲解队队员、凯原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则。这名00后就是通过加入学生讲解队,对于交大的校史和交大烈士生平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了解。

1948年春,史霄雯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秘密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联合会,担任革命宣传工作。在此期间,他就是用这台手推式油印机,印制出众多革命宣传材料。如《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小册子,都是从油印机里铺上第一层油墨,继而在校内外更广泛地传播先进革命思想,启迪民智。

由于印刷、发行、宣传工作千头万绪,史霄雯口袋里随身携带着一本小册子,记录着自己工作安排时间表,上面写着几点干什么,几点交什么。他睡眠很少,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常常是连夜刻出小册子,就是为了抓紧时间在第二天一早就可以将册子分发到同学们的手中。

史霄雯曾说,他最感动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生命是应该这样度过的,在临死的时候,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解放而斗争。”

这些深烙于心间的话语,最终化为他的躬身实践。史霄雯在校期间,还办了《生活壁报》《每日文摘》等很多进步刊物。

“要一字一句刻出对反动派的仇恨,要一字一句刻出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践行曾许下的铮铮誓言。

一束光

大无畏精神与纯粹的革命热情

照亮青年一代的前行之路

史霄雯英勇无畏的行为,后被反动当局盯上,列入“黑名单”的首位,1949年5月2日遭到逮捕,5月20日与交大英烈穆汉祥在闸北宋公园英勇就义,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年仅23岁。

“那时,距离上海解放仅剩一周时间,他们却被敌人残忍杀害。”张则说,如今,上海交通大学的墓碑下安葬着交大英烈史霄雯和穆汉祥的遗骨,这也是极少数建在校园内有着烈士骸骨的墓地。

为了弘扬交大先烈们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1991年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了革命烈士群雕。与史穆烈士墓、杨大雄烈士纪念碑、五卅纪念柱等共同形成了校园内爱国主义教育汇聚之地。它们凝聚着交大精神、交大力量与交大风骨,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

张则说,在加入学生讲解队后,他和队员们更认真走心地学习校史,内化感悟。

“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因此,每次经过交大徐汇校园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的时候,我的内心都会涌起一股热浪,他们正是为了人类伟大的事业而奋斗,甚至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张则看来,这台手推式油印机记录了一段历史,让他对于史霄雯烈士的了解更进了一步。“油印出的册子虽小,却是揭露反动派罪行的一柄利剑、投进铁屋子的一束光。”

从1925年交大党团支部成立到护校运动赴南京请愿,从辛亥烈士白毓崑到解放战争时期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张则感到,自己虽是一名00后,但设身处地回想那个年代,他们身上那种大无畏的精神、纯粹的革命热情,都会让人心生敬意,也由此照亮继续前行之路。

对话

张则:在历史中寻求初心

记者:作为一名00后讲解员,你怎么理解这段历史反复讲、特别是让更多青年学子知晓的意义?

张则:其实史霄雯烈士的事迹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交大进行革命宣传工作时年纪正和我们现在相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现如今不再需要为战火纷飞而冲锋陷阵,但每一代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使命。

在史霄雯烈士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个人的发展是与国家、民族的方向紧密相连的。回看去年新冠疫情时,交大援鄂医疗队90后、00后的身影,到交大的“绿格公益团”扎根腾格里沙漠种下2000余亩麦草格子,青年学子们正将专业所学和实际所行相结合,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都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从史霄雯等烈士的故事中,青年人也可以去思考 “我有负重的能力吗?”“我能为谁负重前行?”等问题。我想,这便是我们值得且必须讲述的理由。

记者:作为讲解员,能否谈谈你所肩负的这份使命担当?

张则:我很喜欢交大档案文博管理中心的那句“大学因历史而厚重,历史因再述而生动”。讲解校史,一方面使我自身对交大的认同、自豪、热爱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每一位来访者都能通过我们的讲解,更为切实地感受到交大的百廿校史。我们现在经常提到“不忘初心”,那么,去哪儿寻求初心呢。我想,就是从历史、从源头去寻找。虽然那些年代已经远去,但是革命先辈们身上对向善向美向真的不懈追求并不随时代的改变而改变,而且在新时代拥有了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在我看来,如果要说什么是讲解员的使命担当,那就是去寻找这些人、事、物,寻找那份初心,以声传情、声入人心,思源方能致远。在讲对、讲好校史的基础上,通过讲解让更多人了解这些故事,感受传承这些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