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发布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沪京蓉蝉联全国前三甲[图]

《劳动报》报道

1.jpg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

为客观评估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2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报告》,对全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报告总体研究了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并发布了35个大中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分类发展指数、以及城市聚类排名,归纳了都市现代农业的十大典型模式。

《报告》指出,“中国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UASJTU)”共包括“菜篮子”产品保障能力、农业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水平、三产融合发展水平、农业先进生产要素聚集水平、现代农业经营水平5项一级指标,共涵盖23项二级指标。

在各地政府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下,大中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个别中西部城市跻身发展前列,银川、武汉、南昌、长沙、济南、石家庄、兰州、合肥等中西部城市的综合评价排名不断提升。

《报告》显示,我国2018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TOP 10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成都、南京、大连、银川、青岛、宁波、杭州和武汉;2017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指数TOP10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成都、宁波、大连、杭州、南京、青岛、郑州以及银川。

2018年,35个城市各自具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在都市现代农业评价各方面显示出不同的发展特色。主要“菜篮子”产品保障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沈阳、成都、银川、济南、大连、北京、南京、上海、青岛、杭州。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杭州、宁波、上海、银川、南京、大连、北京、兰州、南昌、海口。三产融合发展水平TOP 10城市依次为上海、银川、广州、南京、大连、北京、成都、长沙、西安、郑州。

《报告》显示,我国都市现代农业将主要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亟待补齐都市农区不平衡特征的解决方案;二是突破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条件制约;三是尚需应对从城市迈向城市群大格局的变迁;四是都市农区依然需要谋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