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推出首批重要成果[图]

央广网上海9月19日消息(记者吴善阳)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研讨会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张元济讲堂成功举办,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出席会议。会上还举办了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聘任仪式,来自中央党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知名专家受聘为中心首批高级研究员。

2.PNG

上海交大城市文化传播中心聘请一批专家。 (央广记者吴善阳摄)

2010年,秉持“天地交而万物通”的人文精神,上海交通大学瞄准中长期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提出并着手建设城市科学新型交叉学科,致力于为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科学的理论、方法、战略框架及应用方案。2011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Urban Science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应运而生,该院系上海交大与多个国家部委签约共建的智库机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城市群、都市圈、都市区、都市、城市、城镇、传统村落等空间层级,在人文城市、都市文化、智慧城市、新城新区、工业遗产、设计之都、艺术之城、城镇化率预测、城市现代化等领域均有重要的理论原创成果和实践应用案例。自主研发有中国城镇化率、文化和旅游消费等预测系统。经过近十年的建设,目前已成为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的开创者和领军团队,同时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科学理论传播与发展政策咨询的公共文化平台。

作为城市文化研究和人文城市规划设计探索的引领者,交大城研院曾出版国内首部《都市文化原理》,率先提出创建中国人文城市学派,建立了都市文化学、文化型城市化、文化型城市群、人文型智慧城市、文化型传统村落等重要理论,并在长三角、京津冀、北部湾、中原、成渝等地的城市规划和评估中展开实验,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城研院大力开展文化战略和文化旅游消费研究,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文化规划前期研究,文化和旅游部特色文化小镇、文化和旅游消费报告、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标准、文旅产业展会标准等项目,主持完成的《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由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函〔2019〕71号),系首个国家文化类试验区,应邀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国办发〔2019〕41号)进行第三方评估并出具报告。在城市文化理论、人文城市规划、文化和旅游消费等方面居于国内领军地位。

为持续推进中国人文城市学派理论建设,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作用,交大城研院和交大出版社联合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化传播中心,并确立了一揽子战略合作计划。此次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刘士林《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王晓静《我国区域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政策研究(1982-2012)》和《二分尘土:江南人文空间的城镇与村落》、张书成《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过程与评价研究(1049-2014)》、段莉《人口、就业与文化产业研究:文化治理的角度》、于炜《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江凌《长江流域城市文化与治理研究》、王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经验的分析》等8本,既是交大人文城市学派长期积累的一个成果展示,也是双方战略合作迈出的第一步。

从内容上看,《城市文化传播研究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历史研究、区域与城市文化研究、产业研究等领域,从总体上看,这些著作都是立足于中国城市化的经验基础,广泛吸收世界城市发展理论成果,以文化引领城市和区域发展为主线,以文化与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的协调发展为目标,既有高度一致的共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路径。

刘士林的《城市中国之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化理论与模式研究》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俄文、法文)、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系列研究资助项目。该书运用马克思城市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深入研究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首先,将新中国城市发展进程分为政治型城市化、经济型城市化和文化型城市化,为全面把握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阶段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其次,对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进行客观评价,既肯定了其成绩又指出了其问题,体现出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严谨学术态度,对于深入研究70年来新中国城市发展的曲折过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再次,对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进行了理论总结,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为抓手,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总体思路,对于发挥理论指导和文化引领中国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王晓静的《我国区域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政策研究(1982-2012)》认为,“文化政策”作为政府指导和推进文化发展的长远谋划,不仅是推动复兴城市文化的首要条件,也是结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局面的有效装备,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研究价值。该书梳理了近三十年的政策文本,探讨了以往的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并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首个以区域与城市文化为主体内容的政策体系模型,填补了我国城市科学研究中对于城市文化政策理论研究的空白。同时,对长三角与中原城市群、上海与广州的文化政策展开具体分析,探讨了区域与城市文化政策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各级政府揭示出影响城市文化政策绩效的重要因素及改进方向。

张书成的《新中国城市化政策演化进程与评价研究(1949-2014)》认为,未来中国城市化将更加注重制度建设与人文发展。中国目前正处于从“物质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的交界处,科学合理、稳固持久的制度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城市应成为城市生活的向往。中国不仅需要工程师与经济学家,更需要有法制理念与人文理念的主政者坚持制度建设与人文创新,让国家和城市持续保持前进的动力,进入到“制度治理”与“人文城市”的新阶段。该书从中国城市化相关政策的归纳解读、政策评价入手,按照“历史与现实归纳、实证分析、理论建设、政策思路”的逻辑图谱,呈现出了一幅中国城市化历史、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图景,通过了解以前的城市化、现在的城市化,探究未来的城市化。

江凌的《长江流域城市文化与治理》以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为案例,对当前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精神内涵进行解析并提出塑造和培育策略;探析城市居民对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传承的认知偏向、认同度、参与度,以及政府行为主体(元主体)在提升保护传承历史建筑文化遗产等城市文脉能力方面的文化治理策略。同时,构建名人文化资源价值指标体系及其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路径,丰富了城市文化市场治理的“多中心”主体治理结构理论及其治理路径,完善了“政府、市场、社会与公民主体等多元主体参与、协商共治”的文化治理理论,诠释了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权力基础和公民隐私权、知情权、文化共享权、文化表达权等文化权利基础,并针对城市文化产业园区、城市文化市场、城市网络文化(产业)的治理实践,提出具体的治理策略和路径,丰富了城市文化治理主体结构优化的理论内涵。

王晓静的《二分尘土:江南人文空间的城镇与村落》以江南文化和长三角发展为对象,认为 “江南”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江南文化历史久远、根系发达,是长江文化的核心板块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城市病”“重构城市与乡村关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该书一方面从文学的视角勾勒出历史上的江南城市与乡村的概貌,从江南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江南运河对江南城市规划的影响,江南最主要的文学意象——杭州西湖对江南城市精神的浸润,江南最接地气的大众文化——竹枝词对江南乡村生活的描摹,展开一副百年前的江南城乡画卷;另一方面进行当代江南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从大都市圈融合发展的角度指出“江南基因”是长三角人文型城市群建设的核心资源,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对当代江南地区乡村建设提供了参考借鉴。

于炜的《第三类聚居:城乡一元生命体研究》研究提出人类聚居基本模式的形成与演化主要源于物理力、心理引力、文化引力的相互作用,归纳了人类社会三类聚居模式,即农耕时代的聚族而居、工业与信息时代的聚利而居和城乡一元生命体。对其在机能上同生命机理及中国传统文化五行原理内在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比对分析,归纳出城乡一元生命体系统文化设计管理的相关元素、模块与原则,重点提出并论证的设计方法有城乡一元生命体模仿(仿生)设计、系统生态设计和交互服务设计。该书认为作为人类未来的最佳聚居模式,必然以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为母体背景,以健康活力的生命存在为运行机理,以科学持续的生长发展为根本目标,以 “三力”协同发力为持续动力模式,实现“让万物生灵生活更美好”之命运共同体聚居愿景。

段莉的《人口、就业与文化产业研究:文化治理的角度》基于国家文化治理的理论视野,认为人口、就业、文化产业关系的本质是人口与生产方式间的双向调节,是一个综合性的治理域,目的是提升社会人口承载能力。三者关系的形成是一个依次出现、不断交织叠加的过程,又是一种逆序的治理路径。该书通过对文化产业、人口和就业三者间的互动机制、模式、特征的研究分析,提出了文化产业与人口就业的动态平衡成长理论,探讨文化产业治理可能作为国家治理转型驱动力的机理。

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化国家,正在走着一条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城市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理论、规划、战略等。本丛书的研究和出版,以国家确定的人文城市战略为旨归,较为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城市理论成果和历史发展经验,对于探索构建城市科学的人文话语,丰富和发展世界城市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为城市政策制定者、城市管理者、城市理论研究者及城市文化建设者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