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校友、人文艺术研究院的硕士毕业生、2016年青海选调生柴明杰

我把青春写在哇麻村

作者系上海交大校友、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的硕士毕业生、2016年青海选调生 柴明杰)

中国组织人事报报道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我是青海省委组织部的一名干部,2018年4月被派往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哇麻村驻村扶贫。扶贫路上,进过百家门、吃过百家饭,有苦有乐、有酸有甜。一路走来,是青春的飞扬,更是责任使命的担当。

努力成为村民“自家人”

“土不土家乡话,亲不亲故乡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情感的纽带。记得驻村伊始,每次入户走访都需要村干部充当“翻译”。隔着一层“纸”的交流,即使进了农户家的门,也贴不近他们的心。于是学说当地话就成了我打开工作局面的“敲门砖”。

从一个词的发音,到一句话的组合,再到一段话的交流,从刚开始不会说、不敢说、不好意思说,到后来主动说、大胆说、公开场合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终于攻破了“语言关”。与大家交流顺畅后,熟悉和信任也就随之建立起来了。

长期生活在城市,不了解农民的习性,也曾给我带来困扰。为了不给村民添麻烦,开始入户时,我都习惯自己带水杯,村民邀请上炕,也总是婉言拒绝。但慢慢发现,虽然大家都认得我,却不大愿意跟我袒露心扉。村书记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要把群众家当成自己家,才能让他们觉得和你没有距离。”

知道原委后,再入户时我就“无所顾忌”地喝起村民倒的水,上暖好的土炕,开一些喜闻乐见的玩笑。距离感消失了,心与心也就贴近了,大家有什么困难,也开始想到我,依靠我。

勇当急难险重“逆行人”

扶贫路上的每一次挑战都是历练提升的机会,只有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在扶贫的伟大事业下,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砺品格、成长成熟。

村里有一对80多岁的老人,因家庭琐事和儿子儿媳产生了芥蒂。为了化解他们的矛盾,我和村干部多次上门调和。在这个过程中,被轰出过门、泼过冷水、说过风凉话,可我认为只要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即使被误解也绝不能退缩,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一家人重归于好,两位老人给我们端上奶茶,泪眼婆娑地说出感谢时,我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和村第一书记第一时间起草了防控方案,指导村“两委”成立了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防控职责、细化防控措施。为了保障村内孤寡老人、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居家隔离时的正常生产生活,我们还安排专人帮他们代购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让村民真正感受到身边有人、心里有底。

做好群众致富“引路人”

哇麻村山大沟深,地理位置偏僻,2015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时,全村有近三分之一的贫困人口。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小伙儿跑得快,姑娘不想来”。近几年,通过发展到户产业、开展技能培训、推动劳动力转移、建设高原美丽乡村,村风民风大变模样,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9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118元。

为了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充分利用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确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目标。两年来,曾为了争取项目,风雨无阻;打造景点,风餐露宿;吸引游客,风尘仆仆。在旅游景区的规划中,我还结合所学所长,查阅大量资源,挖掘景区文化内涵,拍摄乡村风貌照片,制作宣传海报、手册等,很多连当地人都不了解的情况,我都熟稔于心。

去年,哇麻村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达10万人,实现各类经济收入近20万元。今年年初,哇麻村还入选了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以及“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村旅游给村民们带来的财富和希望,就是我们扶贫工作最大的成就和勋章。



柴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