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大学生年度人物|这个95后小伙入学交大后,五个酷暑都献给了“青春治沙”[图]

“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结果上周揭晓。努力、攀登、担当、创新,成为许多获奖人共同的特质。今天起,我们聚焦其中几位大学生的故事,希望能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为人类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15.jpg

在上周刚刚揭晓的“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中,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刘智卓名列其中。他将专业所学用于防风治沙的实践。同时,在解决荒漠化问题的同时,又助力当地乡亲们创收。原来,进入交大学习后的每个夏天,刘智卓都将时间献给了“青春治沙”。要把专业知识扎根在祖国沙漠上,是他的心之所向。

第一次去沙漠感受到环境人身上肩负的责任

几天前,刘智卓刚和一群交大学生结束今夏的腾格里沙漠之行,因为疫情防控,今年的时间略有缩短,规模也有缩小,但连续半个月与治沙劳动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依然铭刻于心。

大家一起在烈日下制作草方格、沙柳障、嫁接肉苁蓉,这是他熟悉的“夏日配方”,虽然苦,但心是甜的。这样的坚持,已是持续了五个酷暑。

2015年的时候,刘智卓在校内创立绿格公益团,这是上海交大一支致力于为中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治理贡献力量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2016年开始,五年来,团队已组织近八百人奔赴甘肃腾格里沙漠和内蒙库布齐沙漠,累计固定黄沙两千余亩,种植治沙作物万余株。

“第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抵达腾格里沙漠时,看到沙区人民因生态环境致贫的艰难现状,久久震撼着我的心。我当时就非常想把专业所学应用到防风治沙上。慢慢地,就选择一直走下来。”刘智卓回忆道。

那年,他带领着8个大一的同学从上海出发,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经过6小时的汽车颠簸,才到达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的大漠深处。

在沙漠中,大家住的是露天大棚,吃的是酸汤面片,沟通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小伙伴们顶着炎炎烈日和随时可能到来的沙尘暴,埋头制作麦草方格,以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当我望着茫茫无际的沙漠,感受到紫外线射进毛孔和滚烫的沙子拍打着皮肤的时候,我才更加清晰地感受到环境人的身上肩负的责任。而这种体会,让我更加坚定,要把专业知识扎根在这片沙漠上。”刘智卓说道。

解决荒漠化的同时助力当地乡亲们创收

16.jpg

尽管嗓子冒火、黝黑蜕皮的艰苦,但五年间刘智卓从没有暂停治沙的脚步。他带领绿格公益团队,从最初9个人发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志愿者范围也从交大拓展到全国30多所高校。这些年来,他们共制作方格十万余个,固定黄沙两千余亩,造林三千余株,“交大林”也开始在大漠扎根。

在治沙的过程中,刘智卓越发意识到,仅仅通过召集志愿者参与短期治沙,是无法保障治沙的延续性。因此,在2017年,刘智卓就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技术手段为当地治沙提供自我造血循环的原生动力,助力“好起来”的同时又能“富起来”。

几年来,他几乎跑遍了民勤当地所有的治沙基地。在不断的调研走访中,“肉苁蓉”进入了他的视野。肉苁蓉是一种高经济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为药材出售,而肉苁蓉的寄主梭梭树,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是治理沙漠的优良植物。

基于调研,刘智卓提出了梭梭树嫁接经济作物的治沙循环新模式,把肉苁蓉种植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在治理荒漠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收益,扶贫帮困,助力当地乡亲们创收,真正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为了推动这一模式落地,他联系专家亲临指导,并编写肉苁蓉种植技术指南,编订成册,通过绿格团队发放给当地农户。他还组建种植科普小队,主动充当技术员,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户种植技术。

如今,治沙与扶贫的新模式初显成效,甘肃武威民勤当地已形成了肉苁蓉七千多亩,锁阳一万多亩的种植规模。而这一治沙新模式也摘得了上海市“创青春”大赛金奖和全国“创青春”大赛铜奖的殊荣。

“治沙目的地正在不断拓展,过去的几年里,我们扎根民勤,逐渐摸索出一条比较完善的治沙公益体系后,今年开始,把成功的经验向更多的地方拓展。我们今年就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开拓了一片新的治沙基地!”语言中,这个小伙很是自豪。

支教一年,收获一声声深情的“板扎老师”

17.jpg

除了在治沙实践中的服务效应、溢出效应,刘智卓感到,公益团的育人潜能也在逐步挖掘和释放。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其中,到西部去认知基层、了解中国,通过绿格公益团厚植家国情怀。

于他而言,便是最现身的说法。这段助力西部乡亲脱贫致富的经历,触发了刘智卓在本科毕业的时候,选择加入研究生支教团,从东海之滨奔赴洱海之源,把青春激情奉献在教育扶贫一线。

根据服务地需要,刘智卓被分配在洱源县职业高级中学进行支教服务。他主动请缨,成为当届研究生支教团中唯一一个班主任。这名95后就像“万能老师”,负责教授着数学、生物、普通话等七个班的课程,服务期内共教授了612个课时。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力求把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刘智卓的一个信条。期间,他还通过自己的劝服力,让一名濒临辍学的学生最终选择继续读下去。这件事,也让刘智卓被当地人深情地称为“板扎老师”。

“板扎”一词,是洱源话,意思是“靠谱、能干”。这个称谓,既让刘智卓感动,也让他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此后,他和支教团的队友还一同建立了“啟源未来”基金会,支持当地的教育事业的发展。

“每个人都是一滴水,来自于大地,汇聚于大海。西部需要我、基层需要我,那我就去往祖国需要的地方,贡献青春力量。”刘智卓说道。

== 对话刘智卓 ==

记者:对于此次获得2019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有怎样的心情?觉得自己特别在哪里?

刘智卓:深感荣幸,需要继续努力。其实,自己始终是个普通而平凡的人,但我有做公益的热情,不管是治沙还是支教,其实都是抱着一颗公益的心去做的。接下来,我希望自己认真完成研究生阶段学业,学习专业知识,为未来服务国家社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记者:治沙和支教,给你的人生带来怎样深远的影响?

刘智卓:治沙,让我把专业知识用到了沙漠上;研究生支教,亦给了我深刻认知中国基层现状、了解西部面貌的机会,我个人也在基层砥砺锤炼,苦练扎实基本功,为未来服务国家基层建设做好准备。于我而言,所谓西部情怀,就是先有了西部情,而后有了怀,能容人克己,更能怀人怀天下。

治沙和支教,带给我最深远的影响是理想信念的确立,让我心中坚定了以后要为基层建设服务的信念。在治沙和支教过程中,我感受到基层那种和大地一样质朴、温暖的气质,对西部产生了深厚的情感,所以,我非常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为之建设。

刘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