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通大学运河讲坛“云”上开播【图】

新华网报道 大运河纵横近3200公里,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为深化全社会对大运河文化的认知,促进运河世界遗产保护,5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学运河讲坛“云”上开播。

2019年5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

刘士林在“运河讲坛”首讲中以生动活泼的语言介绍运河故事。受访者供图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运河文化建设研究》首席专家刘士林在“运河讲坛”首讲中阐释了其对“大运河文化带”的理解。“大运河沿线的产业布局、经济发达程度、城镇建设强度等相差不多,但建设文化带,对传承文化、优化环境和开展文化旅游有一定促进作用。”刘士林说。

首讲中,刘士林通过直播方式,以《抽出一小时,今天和中国大运河见个面》为题带领大家“走进”大运河。大运河沿线地域文化丰富,诗意的人居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精湛的手工技艺、众多的名人故事、丰富的民间艺术和民风民俗至今仍散发勃勃生机。刘士林介绍说:“新时代要对大运河文化加以保护、传承和利用,未来,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三个目标。”

据介绍,上海交通大学“运河讲坛”为开放性公益活动,将采取线上形式,以生动活泼的运河故事,讲述中国大运河的浮沉衰兴。未来,讲坛还将陆续关注《为什么说苏州是大运河的起点城市?》《运河倒影中的皇权与帝国》《大运河与嘉兴的前世今生》《为什么河南列入大运河文化带核心区的县(市、区)数量最多?》《大运河与杭州南柴北米的城市供给格局》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