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三代造船人共答一道题: 20年这样走完百年发展路[图]

微信图片_20200117210022.jpg

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

中国科学报报道 1月10日, 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收获颇丰,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也是上海交大的校友,并与今年该校的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项目,均来自上海交大同一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在获奖感言中,黄旭华说,最高奖这个荣誉属于千千万万船舶科研人。而船舶科研人的摇篮之一 ——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以下简称船海系),几十年来逐渐壮大,用中国制造守护着祖国1.8万多千米长的海岸线,并携带现代海洋重器向蔚蓝深处的海洋强国之梦进发。

危亡之时勇挑重担的造船人

中国船舶科研人的海洋强国梦始于对祖国命运的牵挂。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民族危亡牵动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一批批留学海外的人员,冒着战火硝烟回国抵御外侮。杨槱就是其中之一。回国后的杨槱,在战火纷飞的动荡环境中,奔走于课堂和船厂,辗转于造船和教学之间,倾其所能为中国造船业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上海交大船海系的建立也始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海上战事的长期疲软,让一批上海交大的有识之士下定决心在船舶研究制造上向世界海上强国奋起直追。造船系的成立,瞄准了我国海洋人才培养。杨槱也在船海系建立后加入造船系,并在此后担起大家长一职——造船系主任。

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杨槱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国当代船舶工业的发展竭尽全力,是我国当代船舶工业的奠基人之一。

63岁那年,杨槱当选为造船界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了把海洋强国的精神传承给年轻一代,耄耋之年的他仍笔耕不辍,接连出版了《帆船史》《轮船史》《人、船与海洋的故事》等6本科普图书。

“杨先生几十年来,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他90多岁的时候,依然坚持用电脑每天敲几百字,几年后,终于写出了一本30万字的著作。我们很感动,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杨槱的学生谭家华说,“杨先生今年103岁了,他还牵挂着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年轻人的培养,把自己的存款捐出来成立杨槱基金,奖励立志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事业做贡献的年轻人。”

从1935年开始学造船,已经研究船舶80多年的杨槱,时至今日,依然心心念念船舶事业——每天在放大镜的辅助下,看船舶相关新闻、读船舶方面的新书。

“科学研究虽然辛苦,但我很想回上海交大,我还有书要写。中国可以说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了,下一目标就是成为第一造船强国。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要学习‘船的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杨槱说。

建设之时攻坚克难的船舶人

196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系的谭家华,一直从事船舶与海洋工程方面的教学、科研与设计工作。他主攻新船型研究与开发、海上施工技术和设备研究与开发等,承担和参加的科研任务80余项,获部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130多篇。不过,谭家华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总设计师。

我国疏浚需求大,2000年之前,中国的大型挖泥船主要从国外进口。当时以坚硬岩石挖掘为代表的世界性难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疏浚行业界。

2010年,中国自研的挖泥船横空出世,首次挖掘岩石的工程在广西防城港进行,现场的科研人员都为它捏着一把汗。

“当时已经65岁的谭家华,坚持带领团队出海,现场考察挖掘岩石的工作情况,以及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谭家华的学生何炎平回忆说,谭家华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不仅求真务实,更有许多开创性的成果,敢为人先、勇于开拓。他主持开发了国内广泛应用于水下地基处理的“软体排铺设”装备和技术,是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

近年来,谭家华领衔的项目组共设计大型绞吸挖泥船63艘,年挖泥能力超过10亿立方米。这批大型绞吸挖泥船已成为我国疏浚行业的主力军,在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并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在海洋战略的一些核心区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重大工程任务的解决,上海交大船海系的研发实力逐步提升,人才梯队建设逐步加强。研发方面,“硬件够硬”是最直观的体现。该专业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功能齐全、世界领先的重大试验设施群体,世界最深的海洋深水试验池、国内最宽最深的多功能船模拖曳水池等试验设施皆聚集于此,该专业形成了科学研究、试验验证、工程实施三位一体的完整教学科研试验技术体系。

人才培养方面,上海交大船海系不甘人后。上世纪80年代,上海交大的第一个博士点和第一个重点学科在船海系落户。在历年国家教学评比中,船海系在高校同类学科中均位列第一。

近年来,上海交大船海系为行业输出了大量优秀的领军人才。我国第一艘万吨轮总设计师、第一艘航空母舰总设计师、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第一座超深水钻井平台总设计师都来自于上海交大船海系。如今,我国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行业的领军人物大多有上海交大船海系的专业背景。

“我们要求每个上海交大毕业生去思考,离开校门以后,‘我’能不能引领自己从事的行业?”在船海系主任汪学锋看来,船海系学生未来要在国际舞台上引领行业,就必须具备三大要素:扎实的基础、宽广的视野以及强大的创新能力。

领跑之时寂寂无名的船海人

前人披荆斩棘、开天辟地的精神,深深触动着后人,也让后人不敢有半分松懈。为了将前人的技术积累变成现实应用,上海交大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所长何炎平带领团队展开夜以继日的攻关。

2018年,由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的第56艘大型绞吸挖泥船——“新海旭”,总长138米,总装机功率26100千瓦,标准疏浚能力6500立方米/小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非自航绞吸挖泥船。该船的核心设备,如挖掘系统、输送系统、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实现了国产。“新海旭”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大型绞吸挖泥船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完整技术体系,我国在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制造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并带动了相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目前,由上海交大船舶设计团队设计建造的大型绞吸挖泥船,可以在不同海况和海底地质条件下进行连续作业,既可疏浚坚硬的风化岩或珊瑚礁,也可疏浚疏松的沙土、黏土和淤泥。这些挖泥船先后参与洋山港、天津新港、长江口深水航道等我国沿海沿江70余项重大疏浚工程,并应用于包括瓜达尔港、科伦坡港等10多个国家的20余项国外疏浚工程。

上海交大船海人认为,能取得目前的成绩,最重要的就是几代教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团结的集体氛围。

“我觉得拧成一股绳把事情做好是我们团队最大的特点。每天工作8个小时,4个小时做教学、4个小时做科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所每个人,十几年如一日,加班不计其数,寒暑假也几乎没有休息。”何炎平说,“虽然很辛苦,但每位老师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不仅仅想完成任务,更想做到最好,我们希望我们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自己能够推着自己继续往前走。”

2018年12月,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75周年庆典上,何炎平被授予 “船舶设计大师”称号,这也是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

面对荣誉,何炎平表示,海洋强国梦不属于时代中的某个人,也不只属于上海交大船海系。荣誉背后是上海交大船海系等千千万万船舶人,默默用近20年时间走过了别的国家100多年的发展之路,几代人用实干和智慧攻破了泥泵、绞刀头、定位钢桩、集成系统等一项又一项技术,让我国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设计和制造从跟跑到开始领跑世界,并且带动了整个制造产业的发展。

卜叶 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