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新年同唱一首歌,各地交大人燃情唱响《我的祖国》[图]

人民日报报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熟悉的旋律在耳畔响起,在岁末年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到来之际,于东海之滨、浦江之畔,上海交通大学发起“新年同唱一首歌”《我的祖国》网络拉歌活动。在黄浦江奔涌的波涛之中、在交大人积极洪亮的歌声之中,祖国奔腾发展的足迹、交大人拼搏成长的身影,清晰美丽。

1-1.jpg

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船舶设计大师胡可一校友、何炎平教授到“洱海守护者”孔海南教授;从“料要成才,材要成器,器要好用”丁文江院士团队到最有“温度”的制冷学教授王如竹团队;从吴文俊数学中心到李政道研究所;从书法家徐庆华到世界冠军丁松、朱颖文、卢兰;从各有所长的交大年度学生标兵,到多才多艺的少数民族学子……

一所跨越三个世纪的高校,一群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交大人,在黄浦江边、美丽校园、科研基地,用悠扬的歌声,共同唱响《我的祖国》,展示上海和交大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展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担当。

1-2.jpg

硬核力量,投身建设祖国大江大河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背后,有着众多交大人的奋斗与坚守。船舶设计、水质治理、核潜艇研制,几十年的坚持,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点亮国家船海之光,用自己的成长见证祖国日益美丽、日益强大。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国内高校唯一一位“船舶设计大师”何炎平唱出了为祖国海洋事业奋斗向前的一腔热情。他带领着交大的船舶设计研究所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从事开创性的高技术船舶和装备研发,研制出“航绞2001”“新海旭”等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何炎平教授说:“希望我们做的每一条船都有新的进步,自己能够推着我们自己继续往前走。”

1-3.jpg

“作为一个造船人,我们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打造大国重器,为祖国母亲献礼。”上海交大1978级校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也通过歌声为祖国献上了诚挚的祝福。四十多年来,他主持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重点科研开发和实施项目十多项,多次获得国家、原船舶总公司、中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被评为首届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舶设计大师”,为我国造船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4.jpg

上海交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孔海南带领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团队,为了守护清澈秀美的山水,十几年如一日扎根在洱海治理一线。他们用十年的积累、五年的实践、三年的攻坚收获了丰硕的治理成果,使洱海的水质从浊到清,总体保持在国家II类水质标准。用“老人与海”的故事感动千万人的孔海南教授坚定地说:“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是团队传承的信仰。”

1-5.jpg

“当时抗日战争,我体会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要受人欺凌。我当年非常幸运,保送到交通大学的造船系。我要建造军舰,捍卫我们祖国广阔的海洋。”2019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9所名誉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1949届造船系校友黄旭华表示。他从交大毕业时,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投身祖国核潜艇事业建设至今,他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卓越贡献。他曾立下坚定誓言:“此生属于祖国,此生属于核潜艇,献身核潜艇事业,此生无怨无悔。”

1-6.jpg

每年129歌会的十几支学生合唱团、教工舞蹈团、交大附属实验小学的同学们,交大师生用歌声与舞蹈歌颂“美丽的祖国”、我们“生长的地方”,在青春的节拍中燃起追逐“中国梦”的希望与力量。

从大江大河到大洋大海,大国重器,筑梦深蓝。交大人身上有着永恒的海洋精神、强大的美丽希望,共同追逐海洋强国梦、共同实现时代理想。

师生同唱,不忘初心齐奋进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一代代的交大人中,有着严谨求实、潜心科研的学术大师,也有满怀热情、勇于创新的新新人才。身正为范的名师、砥砺前行的青年学者、青春洋溢的学生,专于学术的精神代代传承,饮水思源的初心念念不忘,交大师生共同歌颂交大的智慧光芒、青春的蓬勃力量、祖国的伟业事业。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科技功臣奖获得者丁文江与研究室师生共同唱响祖国赞歌。丁文江院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带领团队在先进镁合金领域深耕数十年,对中国乃至世界镁合金的研究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在国防、能源和医学领域均得到重大应用。他用“料要成才,材要成器,器要好用”的“材料精神”践行着教书育人的教师职责,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国之栋梁。

20200106_162648_294.gif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王如竹带领学生们唱出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王如竹主要从事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与环境控制、超流氦传热等方面的研究,领导的团队在超流氦传热、吸附式制冷、太阳能复合能量系统、分布式能源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先进成果。2019年9月,他被国际制冷学会(IIR)授予了国际制冷学界的最高荣誉Gustav Lorentzen奖章。在教书育人方面,他被称为最有“温度”的制冷学教授,所开课程每次都被“秒杀”抢空。被评为上海市“劳模年度人物”时,他说:“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书育人。身正为范,学长为师,我要用我自己的言行影响我的学生,影响周边的人,这才是一种模范。”

20200106_162714_595.gif

在“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交大1949届校友吴文俊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成立的吴文俊数学中心,继承发扬以吴文俊为代表的交大先贤精神和品格,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如今吴文俊数学中心的青年学者们,牢记吴老所训“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在数学科学前沿研究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力争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强国建设中担当重任。

1-9.jpg

李政道研究所青年科学家吴建达和刘坤用歌声深情告白祖国,李政道研究所始终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在中国建立对标玻尔研究所的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的建言为目标,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向往的顶尖科学精英集聚地、面向未来的中国青年才俊历练地。研究所在粒子与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个方向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为国家物理学、天文学及其交叉领域研究做出重大贡献。

1-10.jpg

在众多名师的带领下,一批批优秀的交大学子成长起来。他们之中,有学习成绩连续第一的超级学霸,有专利论文竞赛样样出色的学术大牛,也有社会实践经验亮眼的公益使者。2018-2019学年“十大三好学生标兵”“学术之星”“年度人物”、学生创新中心的科创团队、彰显民族特色联结民族友谊的少数民族学子,都是优秀交大人的新生力量,他们传承师长的珍贵精神,怀揣新锐的创新力量。不忘初心,奋勇前进,为挥洒青春力量、传承交大智慧、实现国家梦想而不断奋斗。

黄浦江边,恢宏赞歌颂伟大祖国全面小康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黄浦江翻涌的潮水,一如新时代中国前进的步伐。科技腾飞、文化发扬、体育茁壮,中华民族儿女用自信书写新的华章,恢弘的赞歌正奏响,明天的希望无比响亮。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庆华在黄浦江边书写巨幅书法作品,辞旧迎新、献礼祖国。纸、笔、墨、砚的纵横挥斥之间,徐庆华书写出谦和的大气,更书写出对祖国取得今日成就的欣喜和对祖国美好未来寄予的无限期望。

1-11.jpg

上海交通大学赛艇队是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高水平运动队。在领队刘庆广、教练杨一明等的带领下,赛艇队无惧酷暑严寒坚持训练,已多次在世界级、国家级赛艇比赛中夺得冠军。他们用整齐的船桨击起前进的波浪,用雄壮的口号喊出梦想的力量。

1-12.jpg

第43届世乒赛男团冠军主力球员及全国锦标赛男单冠军丁松、2008年奥运会打破两项亚洲纪录的世界游泳冠军朱颖文、国际羽毛球世锦赛女子单打冠军卢兰,在久经世界赛场、赢得无数荣光之后重返校园,作为交大高水平运动队教练,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而竭尽心力。他们用青春的汗水为祖国捧得桂冠,用老到的经验为祖国培育栋梁,鞠躬尽瘁,诚挚可鉴。

金雪、尹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