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如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相连,来看看钱学森的选择【图】

image.png

上海教育新闻网报道 为纪念钱学森诞辰108周年,12月1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主办的“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览举行,以钱老的“人生选择”为线索,追寻他的初心与信仰何以形成、实践与实现。

在钱学森的学术科研之路上,他经历过多次重要的选择。每一次选择,他都怀着对祖国人民无限的热爱与真诚,将个人志趣与祖国命运相结合。

铁路兴国

1929年,钱学森报考大学前夕,周围人对他有无数期待。数学老师建议他报考数学系,国文老师建议他报考国文系,美术老师建议他学画画,母亲章兰娟希望他子承父业学教育。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中学时他深受孙中山《建国方略》的影响,认为要让衰败的中国迅速复兴起来,就要发展铁路交通。于是他报考了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的就是铁道机械工程专业,当时叫铁道门。

学造飞机

正当钱学森在交通大学憧憬毕业后成为詹天佑式的铁道工程师时,1931年和1932年先后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在校园里目睹天空中肆虐的日军飞机,钱学森做出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改学航空工程,学造飞机。此后,他利用和与时间把交大图书管理所有航空方面的书都读了一遍,还发表了多篇关于航空方面的文章。钱学森从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专业航空门,也就是现在所讲的航空工程。

改学理论

1935年9月,钱学森来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读研究生,一年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当是航空工程的工作依据基本上是经验,很少有理论指导。钱学森认为,如果能掌握航空理论,并以此来指导航空工程,一定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当时美国的航空工厂普遍歧视中国人,钱学森在硕士毕业后无法进入工厂实习获得航空工程实践经验。

于是,他决定:从做一名航空工程师转为研究航空理论。钱学森向当时最擅长航空理论研究的加州理工学院提出入学申请,并成为著名理学家冯·卡门教授的博士生。在卡门教授的指导下,钱学森迅速成长为航空理论届的青年才俊。

辗转归国

1949年夏,周恩来指示“将动员在美国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科技专家回来建设新中国为中心任务”。在此背景下,钱学森收到一封“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理事会主席葛庭燧转来的,由时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曹日昌代笔“北方当局”的来信,邀其回国。

此前曾拒绝国民党政府邀请的钱学森决定回国参与国家建设,并开始了其长达5年的漫漫归国路。

投身建设

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携妻子蒋英和一双幼小的儿女登上了“克利夫兰总统号”,终于踏上了回国的旅途。回国后不久,国家的需要让钱学森决定从学术理论研究转向大型科研工程建设,着手研制导弹、火箭。

晚年时钱学森曾跟他的秘书说:“我实际上比较擅长做学术理论研究,工程上的事不是很懂,但是国家叫我干,我当时也是天不怕地不怕,没想那么多就答应了。”火箭、导弹事业创建与发展的初期,是钱学森肩负任务最艰巨繁重、最具挑战性的时期。他以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工作的选择,义无反顾投身于中国航天事业,并且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交给他的任务。

申请入党

1955年10月8日,“克利夫兰总统号”抵达深圳罗湖桥头,钱学森踏上祖国土地后见到了中国科学院代表朱兆祥。钱学森曾在他的入党自传中写道:“朱是我家见到的第一个党员,我对他有感情和敬重的心。……我所接触的党的领导同志,他们看事物的清晰、深刻,使我对他们起了敬佩的心。”

1959年,钱学森正式成为中共党员。1991年钱学森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回忆:“建国10年的时候,我被接纳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这个时候我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我钱学森是一个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了!我简直激动得睡不着觉。”

重返科研

1982年,从国防科研领导岗位退下来的钱学森已经71岁了,此时的他完全可以功成身退,但他仍决定再次回到学术理论研究当中。

从71岁到85岁,钱学森以独到的研究视角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地理科学、军事科学、建筑科学等领域不懈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而富有建设性的思想。

钱学森非常看重自己晚年的科研成果,他曾经对堂妹钱学敏说:“我这些年来和你们一起研究和探讨的这些问题与设想,才是我回国以后开创性的、全新的观点和理念。它的社会意义和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可要远远超过我对中国‘两弹一星’的贡献。”

经过两年筹备,“选择——钱学森的初心与信仰”展览选取钱学森少年时代、在美20年、1955-1982年以及晚年这四个人生片段中的认识、选择、成长,生动地展现钱学森的人生定位与价值追求。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钱学森精神读本》首发仪式在展览开幕式上举行。同日举行的“对话钱学森”专题讨论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新故事、新观点、新思想相交融的深度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宣传部部长胡昊表示,钱学森在交大时期奠定了自己的爱国主义底色和科技报国初心。在他一生中最为珍视的就是自己党员的身份,此次展览的策划,通过对于钱学森一生历程的回顾,特别是他在人生重大节点做出的选择,让观众了解到钱学森一生践行科技报国初心,坚守共产主义信仰。这既是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背景下提交的一份答卷,也是对全校师生,特别是全体党员最好的鼓励和最生动的教育。

此次展览在钱学森图书馆地下专题展厅展出,将持续至2020年4月26日。

(部分资料选自《钱学森精神读本》)



金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