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头条]从一片鱼塘建起卫星研制基地 王彦博三年投身基建爱上临港热土[图]

20191117_154645_736.jpg

20191117_154654_922.jpg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资产部副部长王彦博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新民晚报报道 临港,是一个梦想的聚落,盛放着人们对美好的向往。身在其中,个体渺小但却伟大,每一个人用汗水筑起了城市的希望。

投身临港基地建设

王彦博,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资产管理部副部长。2016年,他来到临港,投身中科院微小卫星临港研制基地的建设,亲眼见证了北区9.5万平方米的卫星总装厂房拔地而起。三年时间里,他和同事们吃住都在临港,全身心投入建设。

10月12日,成功研制了世界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在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正式竣工启用,南区同步开工建设,这一消息振奋人心。身为建设者中的一分子,王彦博感慨,“使命在肩,无上光荣”。

初建时难题一箩筐

2016年5月,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卫星研制项目(后来命名为临港卫星研制基地北区)签订了土地出让合同,正在进行施工的前期审批和准备工作。王彦博告诉记者,当时的土地还是一片废旧鱼塘,施工图设计因工艺需求不明确进展较慢,各项工作千头万绪,急需有人牵头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来到了临港施工现场。

刚来的时候,挑战难题一箩筐,王彦博并不适应。“组织场地平整要对鱼塘进行清除淤泥、回填压实,需要大批土方车进出,然而那时周边的道路还没建完,也没有市政排水系统,雨季施工时面临着排水和运输的困难。”

王彦博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2016年的中秋节,那天下了一场大暴雨,他和同事辛辛苦苦填平的场地又重新变成了“鱼塘”。“大家觉得无比沮丧,三四个月的努力就这么付诸东流了。但是难过也没有用,毕竟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进度,我们只能迅速调整好状态,和金桥集团紧急往外排水,一切重头开始。”

转业不褪军人本色

建设期间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王彦博从不畏难,始终做到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延。空军出身的他向来真抓实干,喜欢深入一线,永远站在最前面。“我以前是空军干部,在部队学习、工作了12年,2007年来到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以后,负责园区建设、资产管理和技改项目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有过12年军龄的转业干部,服从纪律、敢于吃苦的军人本色始终刻在王彦博的骨子里。他刻苦钻研业务,积极提升管理能力,取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工程师的职称。“我一直保持着高度自律的生活习惯,不抽烟不喝酒,每周进行3-5次的5公里跑步锻炼。在工作上,也不喜欢给困难和问题找借口。”

通过三年的建设,临港研制基地北区9.5万平方米的卫星总装厂房拔地而起,对此,王彦博感到非常骄傲。他告诉记者,初来临港时常住人口很少,感觉比较荒凉,然而自临港新片区揭牌以来,人气变得越来越旺,身边的同事、亲友都有了来临港创业、安家的想法。

借助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机遇,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正在统筹规划,计划分四期建设完成占地面积24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2亿元的临港卫星研制基地,使其成为具备承担国家装备型号研制任务、商业微纳卫星研制及航天上下游全链条产业发展的高水平科研平台。

现在,王彦博每天都很忙,早上7时出发去临港,晚上8时才能到家,但他非常享受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在临港工作,能够享受到蓝天白云的优美环境,能够感受到务实肯干的创业激情。我们不仅实现了国家的使命,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王彦博说,他已经爱上了临港,未来要把事业和家庭都放在这里。

杨欢
陈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