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有活力的思政课怎么上?上海思政课教学大比武精彩纷呈,七人荣获特等奖![图]

上海教育报道 9月18日,2019年度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比武决赛暨教学展示观摩会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举行。来自全市的54名思政课骨干教师,聚焦“讲台上的新思想”,开展教学比赛和交流展示。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出席活动并讲话,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书记殷耀致辞。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复旦大学杜艳华教授分别为教学大比武及展示活动作点评。上海各高校马院院长、教研室代表、思政课中青年骨干研修班学员、新上岗思政课教师等200多人参加教学展示观摩会。

本次思政课大比武决赛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大比武,通过市校两层选拔,预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近80天的鏖战,全市所有高校参与,覆盖全部思政课程,全市专职教师队伍中近1/3教师直接参加比赛。通过大比武活动,很好营造了尊重三尺讲台、钻研教学艺术、投身课堂改革的良好氛围,并且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在此过程得到锻炼和成长,脱颖而出。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457.png

教师参加决赛照片

教学大比武决赛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7个组同步展开。

评委专家由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及部分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组成。参赛教师自选章节现场匿名讲课,评委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案撰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专家评委组当场确定评审结果,确保结果公平公正。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决出特等奖7名,一等奖14名,二等奖33名。

在教学展示环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彭兴伟、上海交通大学周凯、上海师范大学刘怡、同济大学崔欣玉、华东理工大学张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周霞、上海行健职业学院曹娜等7名获得教学大比武特等奖的教师作教学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612.png

华东理工大学张驰老师教学展示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701.png

上海交通大学周凯老师教学展示

既回顾历史又关注现实,成为思政课教师们授课的鲜明特点。彭兴伟老师在讲授“什么是‘发展’?”时告诉同学们,发展是一个过程,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烟囱是工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霓虹灯被认为与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相关,现在人们对这些的理解已发生很大改变。他提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大学生同龄人的故事,也是思政课的鲜活素材。崔欣玉老师在“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课上讲述了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放弃优越条件到广西百色担任驻村扶贫第一书记,让乡村发生巨大变化。崔欣玉说:“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奋斗者,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给更多的人带去幸福感、安全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741.png

同济大学崔欣玉老师教学展示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昕在讲话中指出,课堂是主阵地,教学是老师的基本功,质量是思政课的生命线,三尺讲台就是打通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最后一米”。各高校马院和广大思政课教师要牢牢抓住教学中心环节,遵循“八个统一”要求,在稳定规范的基础上实现“及时讲”、在生动鲜活的基础上实现“深刻讲”、在全面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精准讲”、在教导灌输的基础上实现“启发讲”,不断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努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关键课程。

专家们对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展示给予积极评价。陈锡喜认为,7位教师的授课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各具亮点。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今后思政课教学不仅要致力于提高大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而且要通过内涵建设,激动他们的心灵,以富有理论性、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的教学,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基础。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846.png

上海交通大学陈锡喜教授点评

微信图片_20190923203940.png

复旦大学杜艳华教授点评

特等奖得主的教学展示和领导、专家点评给诸多思政课教师带去启迪。上海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易飞表示:“参赛教师们展示了拿手绝活,授课过程非常精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课堂引入、设计课件、与学生有效互动等技巧,希望以后能贯彻到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给同学们带去有思想、有活力的思政课。”

据悉,本次教学大比武暨教学展示观摩活动是上海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方案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思政课教师集体大备课、教学比赛、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活动、骨干教师研修等系列活动,搭建教学交流平台,培育一批教学名师,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