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让专项计划新生提前进入大学状态 上海交大开了“学习先修营”[图]
周到
周到报道 来自陕西汉中市的袁崇浩是上海交通大学2019级新生,8月上旬,他就从家乡来到交大报到了,参加学校特别为“专项计划“新生开设的“筑力学习先修营”。
■ 班级联谊吃瓜大赛
首届“筑力营”面向被学校录取的2019级国家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思源计划、新疆内高班、西藏内高班、南疆计划以及预科转正批次录取的本科新生。专项新生主要来自河南、安徽、贵州、四川、湖南等地。
自8月13日开营,9月6日结束,427名新生共分为9个临时行政班级。
在学习营,新生们学习人工智能机器编程,参加生物植物有趣实验。探秘美丽校园多角度“抢鲜体验”。
今天,全体新生营员参观了钱学森图书馆。还将前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瑞金医院等多领域参观。
为“教育增值”助力
2019年7月,内蒙考生何恩琪和四川考生冯洪通过“国家专项计划”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小何和小冯发现,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收到的,还有“专项计划生筑力学习先修营”报名通知,他们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 趣味运动会
“筑力营”取“构筑基础、力学笃行”之意,基于专项生特点提前介入,使学生夯基补短,增强自信,明确未来目标;激发学生奋发学习、追求卓越;激励引导学生实现科学精神、学习素养和社会情怀的全面养成。
“筑力营”安排既有为学业打下基础的“第一课堂”,也有拓宽学生视野、坚定学生信念、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
■ 航模实践课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在“第一课堂”帮助新生打好大学学习基础,转变学习思想观念,适应大学学习方法与思维,明确未来目标,在大学之路上顺利前行。
“筑力营”一班班主任梁晴雪谈到:“我们希望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引导到实现人生理想的前进道路上;帮助同学们排除学业上的不适应,引导到刻苦钻研、勤勉学习的正途中”。
为了不给参加“筑力营”的“专项计划”学生增加负担,“筑力营”期间所有费用由学校承担。
重学业筑基,更重理想信念根植
“筑力营”为期近一个月,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经过交大有关部门、院系精心设置。
在第一课堂“学业筑基”,新生营员每天进行6节课堂学习和2节自主学习,课程有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还有阅读与写作、编程基础和实践课程,通过提前接触大学课程,营员体会到高中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差异,积极适应与转变,而其中创新实践课程中的VEX机器人、人工智能无人机、植物生物实验课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的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倍增。
■ 编程课上聚精会神写代码
来自电院的营员冯洪说:“近期多个事件让我明白掌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而通过在创新中心动手实践完成任务,我在理想信念中找到了报国的路径”。
在晚间和周末,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 Vex 机器人小组比赛
“中国书法与跨文化交流”、观看纪录片等名师大咖讲座和活动开阔了营员国际视野,深化了营员的理想信念,强化了其追梦的初心。
来自医学院的何恩琪同学在看完《手术两百年》纪录片后谈到:“我不知道学医到底要学多少东西,但我知道学医是一种幸福,尤其是我最后极其幸运地进了交大医学院,再难再辛苦我也不会主动出局,这是我的梦想;我知道除人类之病痛的愿望可期,而我,要更加努力!”
■ 提升情商的小游戏
“筑力营”还举办了“校园生活面面谈”、“生涯发展系列讲座”、“资助政策宣讲”对营员进行安全教育、生涯引导、资助政策宣传,以及心理适应辅导、艺术欣赏观影等。各班级个性化开展班会和班级活动,邀请专业师长传授经验、分享方法,加深新生对专业的了解。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