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滇沪携手·脱贫攻坚|从上海交大出发 到洱海之源守护金月亮[图]

《新民晚报》报道 “保护洱海,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眼睛。”站在洱源县中河村的田地上,晏交说出了这句话。这片种满贡菊、紫丹参、红果参花等中草药的地方,去年曾种植着生长周期短、经济回报高但种植过程需要大肥大水的大蒜。

NEM1_20190828_C0324375525_A1848756.jpg

图说:晏交在田地里采摘贡菊 新民晚报 张泽茜 摄

洱源县是高原水乡——洱海之源。位于洱海上游,洱源县随处可见“洱源净 洱海清 大理兴”的宣传语。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西边境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片区县,洱源县的两个肩膀同时担着环保和脱贫的重任。为兼顾当地的生产效益和长期发展布局,洱源县的脱贫之路带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的标语挂在不少农田边上,也挂在不少扶贫干部入户宣传时的嘴上。

交大专家挂职 开出结构调整“诊断书”

NEM1_20190828_C0324375525_A1848748.jpg

图说:浮在水面上的海菜花 许文平 摄

初来乍到,上海交通大学来洱源县的挂职副县长许文平在到职满月之际提交了一份《洱源县种植业特点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将全县6镇3乡的种植进行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将目前洱源县种植业进行了四大类的种植业结构分析,这里面有保障农户经济生产的,有兼顾环保和高经济效益的,有目前种植多但经济效益一般的,也有具有一定潜力的。在这份报告中,海菜、木瓜(贴梗海棠)、部分中草药等的种植得到了许文平的认可和推崇。

“海上花开”是许文平在概括海菜时用到的词汇。“这类农产品消费群体应该在金字塔顶端,水性杨花这个雅号显然难登大雅之堂。”许文平表示。花开海上,描述的曾是朵朵白色天然海菜花开在滇池上的景色。后来滇池一度受污染、海菜绝迹。经过治理,滇池和洱海部分区域的海菜已回植成功。采访当天,我们走进右所镇海菜种植地,白花绽放水上,与倒映的白族民居相映成趣。海菜,经济价值高,对所在生长环境的水质要求高。这对湿地面积大,急需依靠种植结构调整提升洱海上游水质的洱源县来说,是兼顾生态和经济的好选择。在洱源的东湖湿地片区,海菜种植大户共有7户,加上零星种植小户,当地共种植海菜1500多亩。海菜一年四季均可采摘,平均亩产约3500斤/年,年均价格约3.5元/斤,平均每亩毛收益约12250元/年,扣除人工及种苗成本,亩纯收益约7000元/年,而每亩海菜日常管理可解决1至2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大面积的海菜种植缓减了当地农村乘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解决失地农户的后顾之忧,为当地的生态脱贫找到了技术性的可由之路。 

NEM1_20190828_C0324375525_A1848757.jpg

图说:由种蒜改种海菜后,当地的水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新民晚报 张泽茜 摄

不久前,全球气候变化造成云南局部缺水。农业靠天吃饭,而如何在自然环境的限制下,最大程度发挥人力对农户生产成果的保护是种不小的考验。“洱源地区长期不缺水源,此前在灌溉上使用漫灌,但在旱期这种灌溉方式就对当地生产造成了影响。未来,我们也在探索滴灌等更科学的灌溉方式。”洱源扶贫总队长龚飞介绍。洱源特征明显,如何在高原和坡地的条件下,调整现有微灌技术和当地既有的灌溉系统,这成为了许文平最近的新课题。“西山乡和桥后镇两地的山地面积近1100平方公里,把山体表面积计算进来要大于上海,两个乡镇的仅核桃种植面积就超过40万亩。如何让这些优质生态资源实现经济效益?这是很大的工程,而且难度很大。我很有激情,但是具体怎么走,则需要破题。这不仅是洱源的问题,也是大理和整个云南的问题。资源多,但是如何运用值得深思。”许文平说。

滇沪携手脱贫攻坚以来,上海交通大学目前已有超过5位以上来洱源县挂职的专家,他们中的一些还被评为“最美大理人”。这些技术人才在为当地生产提供意见的同时,完成了协助当地生产在理念和造血机能上的更新。

农产电商设点 洱源大米进交大食堂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第一餐厅的大米,就是我们洱源提供的。”洱源县商务局副局长茶江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为洱源县结对帮扶单位,为我们的一些农产品提供了技术加工支持,包装上印有上海交通大学字样的黑蒜产品,就是两地合作的成果。”生态大米、洱源大蒜、大理黑蒜、洱宝话梅、邓川乳扇、野生菌、生态大米等多种洱源特色产品,是洱源县的区域公用品牌洱海之源的常驻货物。为完成“云品入沪”,推广当地农产品并积极推动当地农户脱贫,洱源县成立洱海之源公用品牌推广农产电商,组建营销团队,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以上海交大为支点,面向上海市场拓展线上线下营销渠道,为洱源的特色生态优质产品入沪提供更多助力。除此之外,洱源和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第一餐厅大楼西北侧均设置了大理洱源特产店。

NEM1_20190828_C0324375525_A1848758.jpg

图说:“云品入沪”的上海交通大学温暖包 新民晚报 张泽茜 摄

在积极发展电商,带领地域农户脱贫的工作方向上。洱源县完成10个电商扶贫示范企业(网商)培育、10个扶贫特色产品品牌培育、50个扶贫产品标准化分级包装策划设计工作,签约7个免费运营服务帮扶网店,并通过县乡村三级服务站点体系与76户农户、1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完成5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育,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体系,全面推进地方特色农村产品上线营销。丰富的农产品及完善的电商供应渠道,既满足了多地市场需求,更为当地农户脱贫做出了贡献。

“每年冬夏,上海交通大学都会向我们订购,并向师生发放清凉包和温暖包。这些礼包里面都是我们洱源的特色农产,有些甚至是和交大的教授合作生产的。”茶江说。在滇沪携手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上海交通大学的师生既是当地的技术支持者,也是当地农产的积极消费者,更是部分当地村县的建设者。在上海交通大学123年校庆期间,洱源特色产品推荐活动现场销售产品3.5万多元,师生向乡土公社订购各类产品35万多元。累计到2019年8月份,洱源县共与上海交大完成销售额360多万元。除定期向云南驻派挂职干部,展开周期性专家走访活动外,上海交通大学的扶贫活动和相关项目也给当地学生带去了更多机会。据上海交通大学的丁洁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自2014年起,围绕学校提出的“心行恒梦”四个基金,对云南大理洱源县进行帮扶。其中,在助学方面,洱源一中2019届交大资助的10名学生中,有9人考上了大学。


张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