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2019届本科生启程远航 毕业生们都去哪儿了?[图]

新闻晨报·周到上海报道 四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2015级学子相聚交大校园。今天他们毕业了,即将启程远航,开启人生中崭新的华彩篇章。3400余名毕业生获得学位。

■ 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寄语毕业生

交大毕业学子赠与母校的礼物是“启航”立体雕塑,蓝色的大船代表着母校,小纸船和纸鹤代表即将毕业的交大学子。每只小纸船与纸鹤上写有毕业学子对于母校的祝福。寓意着毕业生们在母校四年的关怀教育下,一步步向梦想靠近,表达了交大学子对于母校的感恩之情。

致远荣誉计划 超9成毕业生继续深造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是高考生梦寐以求的大学,四年的学习,他们收获了什么,毕业生都去了哪里?

2019届致远荣誉计划共有180名毕业生,共有7个方向,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科和生物医学科学,涉及专业方向30个。

180名毕业生中,6人毕业论文获评“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21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52人获得致远荣誉学位,共计166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占毕业生总数的92.22%。

理科(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化学)方面,继续深造率91.56%,有52名学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理科直博率为62.65%;首届生物医学科学方向毕业生10名,7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4名学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工科方面,继续深造率为95.4%。有25名学生选择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直博率为28.73%。

根据2018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的最新数据,理科方面,76名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有41人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占毕业总人数的53.94%,其中14人进入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占毕业总人数的18.42%;首届生物医学科学方向毕业生10人中,3人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1人进入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工科方面,83名选择继续深造的毕业生中,有42人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占工科毕业总人数的48.27%,有17人进入世界排名前20的大学,占工科毕业总人数的19.54%。

“在知识海洋里摸索的日子并不好过,科学研究从来不存在一蹴而就……但我始终无法放下,反复地在实验与文献中求索,试图在荒芜的领域迈出自己的脚步。”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化学方向的郑凡帆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交大求学的历程和感悟。郑凡帆同学表示,对于自己而言,化学就是梦想,实验室就是战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年轻,也需要有把梦想开成花的勇气。

“孔海南教授坚守大理、治理洱海的故事深深感染了我,因此在专业分流时,我坚定地选择了环境学院,誓为祖国守好一片绿水青山。”

来自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代表刘智卓选择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并即将奔赴洱海之畔,用一年时间为打好脱贫攻坚战站好一班岗。他在毕业感言中表示,前路漫漫,希望大家都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披沙拣金、有所作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机器人物体抓取学习》、《基于Ras/PI3K/CaM蛋白质复合物识别胰腺癌抗癌药物新靶标》、《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算法治理研究——以智慧派单算法治理方案为例》……

毕业典礼上颁发了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奖。经过前期严格甄选,今年6月,共53篇毕业论文入围了2019届上海交通大学优异学士学位论文评选答辩。

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命运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上海交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物信息专业2019届本科毕业生孙正正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预备党员,这个7月即将离开母校,奔赴祖国边疆西藏日喀则市作一名基层公务员。

孙正正表示,去西藏工作对于自己既是挑战,更是机遇。2015年他通过高考从陕西国家贫困县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在交大和生命学院四年的辛勤培养下,不仅仅收获了丰富的专业本领和治学精神,更深刻认识到国家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在就业选择上,他认为个人的发展应该同社会和时代的需求相结合,因此决定毕业后投身西部建设。

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于承志的毕业去向是到新疆马兰参与祖国的国防建设。

作为一名国防生,于承志认为每个人的去向,都应该能够尽量发挥自己的价值,追求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他自己的长处则在于踏实肯干,在于国防生身份,在于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去,所以自己选择了去新疆马兰。

和孙正正、于承志样一样投身西部、基层、国防事业或重点行业的交大学子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