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上海解放史”[图]

光明日报客户端报道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了。70年后的今天,27位中共地下党校友以口述专辑《思源·激流》和交大教授用20万字原创力作《战上海》等,真实还原“大上海解放史”,重温历史记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追梦人。

“自驾火车进京请愿”、公然要求学校开除特务学生、召开万人规模的营火晚会…中共交通大学地下党员校友口述专辑《思源·激流》在上海解放70周年之际出版。全书36.5万字,照片216帧,共收录27位在交大求学及从事革命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校友的口述回忆,着重记录他们在交大的求学生活、革命经历,以及为上海解放、新中国建立前赴后继、浴血奋进的英勇事迹。

1949年建国之初,雷达兵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兵种诞生,然而,当时我国雷达技术、装备和系统,均是“零”基础。

面对祖国召唤,交大学霸投身中国首支雷达队?编织一道坚不可摧的电磁“天眼”。“交大工学院电机工程系电四讯毕业班的20多名党团员自愿放弃尚还有一个学期即将毕业的愿望,在1950年2月16日春节大年夜下午,毅然赶赴上海警备司令部情报处报到,全身心投入掌握雷达技术实践中,融入上海防空保卫工作事业。”原创力作《战上海》一书中这样记录。

有了交大学子参与,许多雷达专业技术难题被一一攻破,产生多个“第一”:第一个破解了雷达有“眼”(号称:千里眼)无影的难题;第一个在雷达荧光屏上发现敌情、执行战斗任务的雷达站,诞生在交大人的手中;第一个用雷达替代人工跟踪初见端倪,具有真正意义的雷达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开始诞生;第一次由雷达、火力等部队协同作战的雏形开始萌发。

《战上海》作者刘统教授表示,“战上海”精神于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一脉相承。(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曹继军)


6678325_500x500.jpg

1947年5月13日,交大学生自行驾驶火车进京请愿

6678326_500x500.jpg

1950年3月,架在安国路76号楼顶的“日四式雷达”,人物左起叶隆骏、曹美琪、石松年、夏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