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视频]首次披露珍贵彩色历史影像 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即将播出

SMG发布报道 为庆祝上海解放70周年,5月27日起东方卫视与纪实频道将在黄金时段播出历史寻访类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本片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纪录片于70年后重返故地,重访亲历者,以寻访的方式挖掘历史细节,从政治、经济、社会三个方面重温上海解放一年间的历史,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在上海站稳脚跟并赢得民心。

6-1.jpg

上海解放初期彩色历史影像首次亮相


首次披露的上海解放初期彩色历史影像是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的一大看点。这批珍贵影像包括上海人民欢庆解放的热烈场面,上海首任市长陈毅的影像,以及解放初期上海的工厂、学校和城市街景等。不同于以往的黑白影像资料,这批彩色资料色彩丰富,清晰生动,它们用最直观的方式展现了新生的上海最初的面貌。

6-2.jpg

几年前,上海音像资料馆在俄罗斯影像与照片档案馆发现了一批1949-1950年间的新中国彩色历史影像。在上海解放70周年到来之际,上海音像资料馆特别为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的制作采购了其中与上海有关的彩色历史影像。

6-3.jpg

据上海音像资料馆综合编研部主任汪珉介绍,这些彩色影像是1949年来华的苏联摄影队和中方摄影队合作拍摄纪录片的素材。根据当时中苏合作拍摄的约定,影片在拍摄完成后,要送到苏联进行后期剪辑与冲印,所以当年全部的拍摄素材都留在了苏联。保存在国内电影资料馆的资料,只是电影公映后的成片。但从历史影像保存、研究与利用角度来看,拍摄素材的价值远远大于成片。


耄耋亲历者倾情讲述解放故事


主创团队共访问了近20位上海解放的亲历者,他们大多已是耄耋之年,其中年龄最大的是现年103岁的上海市总工会原副主席李家齐。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作为上海战役亲历者讲述了当年解放军攻打苏州河的战斗。解放后上海首任市长陈毅之子陈昊苏,中央财经委员会首任主任陈云之子陈元,旧上海最后一任代理市长赵祖康之子赵国通等相关后人则在片中倾情讲述了父辈经历的上海解放故事。

6-4.jpg

70年后再看上海解放意义


纪录片邀请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上海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战上海》作者刘统等为观众梳理上海解放第一年对这座城市、对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上海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建刚评价说:“上海的解放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解放,是中国革命实现从革命到建设,从农村到城市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6-5.jpg

正如片中引用的上海解放后首任市长陈毅的原声所讲:“资本主义者曾经预言,不仰仗他们的鼻息,我们管理不了这座大城市,但是现在连预言者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管理水平超过了他们。”

70年后重温共产党人在创业之初的这段历史,也是今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之意。


制作团队精心设计 让历史鲜活起来


为了配合上海解放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更好地呈现珍贵的彩色历史影像,导演们从彩色影像内容出发寻找故事线索,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讲述一段人们熟悉又陌生的历史。比如讲述被称为“瓷器店里抓老鼠”的四川路桥之战;针对“二·六”轰炸的彩色影像,重访杨树浦发电厂,讲述解放后电厂工人们在48小时内恢复上海城市供电的故事。

6-7 (2).jpg

为了确保摄影风格能够配合这些彩色素材,《上海解放一年间》的摄影指导柯丁丁制定了特别的摄影方案:“这部片子的摄影风格是强调运动。我们想用一个非常缓慢的运动方式,来配合娓娓道来的叙事。片子里面的航拍、逐格、手持摄像基本上都尽量保持这种缓慢的运动方式,包含时间流逝的含义在里面。”

《上海解放一年间》在声音画面设计方面也独具特色。音效师为原本无声的彩色历史影像适当加入了各种声音元素,强化时空对比。视觉上借鉴了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招贴画风格,画面中特别强调一点红的元素,象征着革命与解放。

6-7 (1).jpg

正如纪录片《上海解放一年间》总制片人朱宏所说,“我们穿越70年的时间跨度,纪录下这座城市的历史,用这一年的影像献给上海和上海忘不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