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上海交大新增人工智能专业,“一体两翼”助力智能上海行动“起飞”
东方网
东方网报道 东方网记者傅文婧5月15日报道:今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全国首批35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高校名单,上海交通大学获批新增人工智能专业。15日上午,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公布了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方案,将在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中,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布局设点,以崭新姿态“起飞”。
上海交大建设人工智能专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正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智能上海行动“AI@SH”口号响起,上海人工智能产业蓄势待发。据相关报告显示,全国已有1/3人工智能人才集聚上海,上海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已超过1000家,泛人工智能企业超过3000家,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规模超700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梯队。上海正致力于打造“徐汇滨江—漕河泾—闵行紫竹”人工智能创新带,上海交通大学的两个主校区恰好位于徐汇区与闵行区,坐落在这条AI创新带上。上海已初步建成了有全球影响力的AI生态圈,为交大建设一流人工智能专业提供肥沃的土壤。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高端人才和顶尖创新思维,上海交大聚集了一大批人工智能领域顶尖学者,有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图灵奖得主、中科院外籍院士John Hopcroft,欧洲科学院院士徐雷等。根据清华大学发布的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报告数据显示,在国际人工智能人才投入总量方面,上海交大以590名研究人员紧随清华大学位居国内高校第二名,成果的产出和论文专利数均位居前列。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是上海交大规模最大的学院,也是办学实力最强的学院之一。开设人工智能特色班后,将形成一个大平台+两个特色班的“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新格局。一体即一个大平台。电院实施信息技术引领、强弱电结合的大电类专业宽口径培养新机制,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荣获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两翼即两个特色班:IEEE试点班和人工智能特色班。2011年电院获得电子信息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学术组织IEEE授权批准,成立了国际上首个IEEE试点班,创新的国际化办学模式于2017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电院正式招收人工智能特色班本科生,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成为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拔尖人才和交叉应用高端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摇篮”。
上海交大一直站在人工智能发展的最前沿,并持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力,获准建设“人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已成立“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也是“上海市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共建单位。在新一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与架构、智能自主无人系统、医疗健康大数据智能分析等方向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交大有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氛围,已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人才,诸如依图科技联合创始人林晨曦(2003届计算机)、第四范式CEO戴文渊(2006届计算机)、商汤科技CEO徐立(2004届计算机)、云天励飞CEO陈宁(1997届电子工程)、流利说CTO胡哲人(2006届计算机)、触宝科技CEO王佳梁(2002届电子信息试点班)等,在人工智能的舞台上发挥着引领性的作用。
在人工智能特色班,学生将获得更为个性化的发展通道。自大二开始,就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培养,由国际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近几年从国际顶尖高校学成归国的青年学者担任学术导师,引领学生探索科学前沿。
学院还提供丰富的海外游学机会,与国际顶尖大学合作开展本硕连读项目,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典查尔姆斯大学、法国里昂国立应用科学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合作开展学期交流及短期游学项目。
此外,学院也为学生提供了不出国门即能享受顶尖教育资源的机会,成绩优异且满足直升研究生条件的学生,可优先进入“吴文俊人工智能荣誉博士班”,与斯坦福、康奈尔、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国外顶尖大学进行联合培养。
对于有意创业的同学,学院也为学生创造孵化条件,有来自企业家、校友学长成功创业的经验分享,有创业导师的指导,还有机会获得校友创业基金支持。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