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原创|众多世界历史名城都依水而建,城市滨水地区景观更新设计上海论坛深度解读城与水的关系[图]
扬子晚报网
扬子晚报网报道 扬子晚报网5月9日讯(记者 罗晓娜)5月9日,城市滨水地区景观更新设计上海论坛暨第十三届世界风景园林月(上海)科普宣传活动闭幕式在上海交大举行。
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院长阮昕指出,众多世界历史名城都依水而建,滨水地区往往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中心所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滨水地区往往面临着景观更新的问题,希望与会专家能够利用这次机会,一起深入探讨关于景观设计在城市滨水地区更新中如何促进城市品牌重塑、生态修复、文脉延续以及社会公平等议题,共同实现风景园林及景观设计领域的创新发展。
在随后的论坛学术报告中,专家学者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主席詹姆斯·海特,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院长王向荣,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车生泉,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刘滨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杜春兰,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祥明,围绕城市滨水地区景观更新做学术报告。
城市滨水地区的更新中,景观设计如何作为驱动力推动城市重塑?如何通过深度解读城与水的关系,以景观设计引导城市空间多功能的再生?专家学者指出,将城市滨水地区更新的景观设计视作城市转型的驱动力。
国际风景师联合会(IFLA)每年4月为“世界风景园林月”,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普及风景园林学科知识,宣传风景园林建设成果,传授风景园林技能,不断推进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风景园林事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5年正式加入IFLA,成为代表中国的国家会员,响应IFLA号召,2007年4月举办首届“世界风景园林月”,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也从2007年至今连续开展此项活动,反响极佳。本论坛以风景园林重要内容之一的城市滨水地区为对象,开展更新景观创新设计探讨意义深远,为第十三届世界风景园林月活动圆满闭幕划上句号。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