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打造世界一流金融学院 上海高金迎来十岁生日[图]
新华社
新华社报道 “为了实现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持续为中国金融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高端人才和创新思想,2009年4月,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应运而生。”2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建院十周年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讲述了上海高金的十年历程。
据介绍,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动向上海市委、市政府请缨创办的。作为教育部的一所重点高校,上海交大完全有权自主创办一所金融学院,也有条件与国外一流商学院联合来创办一个金融学院。但当时经过慎重的研究之后,学校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希望共同来创办一所金融学院。
这不一般的政府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也让上海高金从一开始就具备了创新探索的DNA。学院在体制机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创新和成功在国内成为示范和引领,先后首创了金融MBA、金融EMBA和金融DBA等项目,构建起国内最完整的高端金融管理类教育体系,为国内其他商学院提供了借鉴。
“十年间,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国家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上海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金融市场体系,集聚了一大批中外资金融机构,成为中国大陆金融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金融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和国内金融发展环境最佳的城市之一。”上海市副市长吴清说。
2018年,上海金融市场成交总额1645万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2018年末,上海的持牌金融机构达到1605家。在最新一期英国独立智库Z/YEN集团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上海位列第5。
吴清认为,目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加快建设全球资产管理中心、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金融科技中心、国际保险中心、全球人民币资产定价和结算中心、金融风险管理与压力测试中心等六个中心,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系统,形成“6+1”金融发展格局。
上海高金的这十年与它所在的这所城市一样,取得了不少夺目的成绩。十年来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以打造中国的世界级金融学院为目标,汇聚一大批国际一流师资,培养大量高端金融人才,构筑国际化开放研究平台,已成为我国金融领域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和重要政策智库,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际化办学的标杆,高金金融硕士项目2018年在国际权威的《金融时报》排名中已名列全球前十、亚洲第一。
“担任高金理事长八年时间里,见证着高金一步步成长壮大,非常欣喜也深感欣慰。”在上海高金建院十周年的大会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前副董事长、总经理,高金首任理事长屠光绍感慨于上海高金的飞速发展。屠光绍是高金首任理事长,不久前正式受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冲刺阶段,新一轮产业变革趋势下的金融服务需求,以及新一代科技革命对金融行业的深度渗透和重构,都对金融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战略,致力于研究中国金融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20日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正式成立。
“从数量上看,2018年,上海金融从业人员超过36万,仅占全市就业人员总数的3%。相较于香港、新加坡的5%,纽约的10%以及伦敦的25%,上海金融人才还有很大缺口。”吴清表示,期待上海高级金融学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金融学术机构、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顶级政策智库,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张亮丽名片。
-
媒体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