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 3月11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人文艺术研究院和文化创意产业学院联合举办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嘉华教授徐剑学术团队与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娜伯格传播学院教授托马斯学术团队在紫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支持下联合开展国际合作研究,通过分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各种统计标准,进而给出一套客观、科学的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收集统一口径的全球数据,针对51个国际文化大都市进行了首次全球评价的探索。

  十个一级指标构成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建设全球城市,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估体系作为参照。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是对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全面性测评和分析,是对城市文化魅力、实力、潜力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评价,反映城市的文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能力、物质文化创造能力等方面,由多个指标紧密联系共同组成统计指标群,以此来全方位准确的反映城市文化的现实情况。目前国际上学界和业界从不同维度对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指标体系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没有对于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具体排名评价。

  此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为:一要有全球比较视野;二要可操作、可测量;三要系统覆盖和前瞻性相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主要围绕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三大维度,形成10个一级指标,52个二级指标:(1)人文生态建设:城市旅游视频数量、谷歌图书曝光度、预期寿命、世界文化遗产、公共绿地空间占比;(2)公共文化设施:每百万人图书馆数、每百万人剧院数、每百万人音乐厅数、每百万人体育场馆数、每百万人电影院数、每百万人博物馆数;(3)公共文化供给:年度剧院演出场次数、年度音乐演出场次数、重大文化节庆活动数、大型体育赛事数量、影院银幕数;(4)公共文化参与:艺术表演场馆观众人次、博物馆与画廊参观人占比、主要节庆参加人数、电影观影人次(入场人次)、城市马拉松参与人数;(5)文化市场:书店数量、餐馆数量、集市数量、酒吧数量、咖啡馆和茶馆数量、画廊数量;(6)文化经济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文化产业占总产业比例、文化产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旅游总收入;(7)文化教育:高等院校数量、高校学生数量、非专业类艺术培训机构数、研究人员大型国际交流会议数量、国际学生数量;(8)互联网发展:网吧和游戏厅数量、城市互联网网站数、网速、城市计算机互联网协议地址数、智能手机普及率;(9)文化旅游:大型地标性主题公园数量、星级以上旅游酒店数量、旅游景点数量、年度游客人数;(10)文化全球影响:境外旅游者数量、境外人士定居人数、国际媒体报道数量、城市大使馆或领事馆数量、A类电影节数量、国际知名智库数量、世界大学500强数量。

  北京、上海进入国际文化大都市综合评价前十

  经过实证调研和专家会议讨论,中美联合课题组选取51家代表性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进行评价,所有数据均来源政府官方网站、城市文化年鉴,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在本次发布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中,位居前十名的城市为: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旧金山、柏林、北京、洛杉矶、上海、罗马。

  在本次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中,上海成为排在北京之后的中国第二大国际文化大都市。说明上海近年来文化建设已经卓有成效,后发优势明显。上海在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公共文化参与方面排名首位;在文化旅游方面,排名第七;在文化教育方面,上海排名第八,整体实力均衡;在公共文化供给方面,上海位居第九,体现出较强潜力;在互联网发展方面,上海排名第九,凸显移动网络优势。

  北京在国际文化大都市整体排名中名列第七。在十项一级指标中北京有七项指标(人文生态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教育、互联网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全球影响)名列前十,其中公共文化参与指标位居第二,文化旅游指标位居第三,公共文化供给位居第四。此外51个代表性国际文化大都市中的其他中国城市排名情况为,香港位居第25,广州位居36,深圳位居39,台北位居40。

  在十项一级指标中,纽约有七项指标(人文生态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经济发展、文化教育、互联网发展、文化全球影响)名列前十,除了人文生态建设位居第四,其他六项指标均名列前三。伦敦有六项指标(人文生态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文化全球影响)名列前十,其中人文生态建设、文化教育、文化全球影响等三项指标名列首位。巴黎有七项指标(人文生态建设、公共文化供给、公共文化参与、文化教育、互联网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全球影响)名列前十,其中公共文化供给得分位居第一。

  打响文化品牌,构建城市核心标识系统

  对于上海的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徐剑认为,上海需要通过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战略措施,既包容过往开放的历史,又连接面向全球创新的未来,凸显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的交织,以“魔幻之都”的核心标识来塑造全球民众对于上海的想象和文化认同。

  顶级国际文化大都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文化产业,而上海的核心文化产业特色还不明显,应结合已有的文化产业布局和优势,发展上海有竞争识别优势的文化产业。此外,与全球其他国际文化大都市相比,上海公共文化资源人均占有量亟需进一步提升,应提高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加强公众文化参与度,促进市民文化消费结构升级,从内部出发提升上海城市文化竞争力。

  目前上海节庆的文化影响力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和上海要打造的核心优势文化产业的参与互动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徐剑建议,应围绕打响上海城市文化品牌,重新规划节庆活动;设立国际性主题节庆和地方特色小节庆,吸引全球人流、本地人流,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吸引力。

查建国 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