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遇到心脏骤停怎么办?如何使用AED设备?

上海交大原创AED急救科普情景短剧[图]

科学网报道 日常锻炼中遇到心脏骤停的现象很常见。人的心脏一旦骤停,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5分钟之内,心肺复苏(CPR)和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能提高抢救成功率!大学是人口密集、体育运动频繁的区域。在大学校园普及配置AED,将为生命多一份守护。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也将创造更多的生命奇迹。

 2019120144110458.jpg

为了更好地向大家普及医学急救常识,值此“120医疗急救宣传日”来临之际,上海交大师生利用寒假时间,在校党委宣传部统筹协调和校医院专家指导下,自编自导制作了AED急救科普情景短剧《“救”在身边!看交大学子如何“狙击”心脏骤停》,融情景剧和歌舞于一体,并改编、演唱了抖音网红歌曲《HandClap》作为视频主题曲,通过别开生面的方式,为观众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AED急救课”。

 

视频得到央视新媒体平台播放,并在交大官方微信、微博以及抖音平台发布后,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引起大量反响。

 

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4MuXsAVAQWIvhoNanvrJg

 

上海交大国内最早普及AED配置的高校之一。2015年7月、2016年4月,学校获得1985届校友成明和学长分两批向交通大学捐赠120台体外除颤仪(AED),其中真机105台、培训机15台,并由校红十字会牵头、校医院协同,完成了在闵行、徐汇、七宝、重庆南路各校区和各附属医院的安装。上海交大红十字会参照国际标准,结合校园实际,按照心源性疾病高发区域(体育场馆)400米获取,人流密集区域(礼堂、教学楼、图书馆、宿舍、宾馆等公共场所)4分钟获取,校园其他区域10分钟获取的原则,进行校园布点,实现每千人配备1台AED。

 

同时,上海交大还进一步夯实AED管理,建立了常态化救护员队伍,并开发了校园AED导航平台,在“上海交大生活”的微信公众号主页下方的菜单栏中,在“享生活”专栏中打开“AED指南”,即可定位校园中的AED设备。

 

附视频中/歌词:

 

这个设备叫AED 在交大很多场所有装

 

有它在身旁 遇到现场救护 请你别慌

 

等待时不要旁观 首先需要按压心脏

 

双手重叠 十指交叉 打开气道 千万别忘

 

口诀一起唱

 

直手摆在心口 手掌压手掌

 

每秒按两次 深度五厘米跟上

 

正在拿着AED来了 围观同学快让一让

 

它就是“救命神器” 现在先把电源通上

 

全程语音提示帮忙 心脏按压始终跟上

 

贴上电极 离开病人 一键除颤快按上

 

口诀一起唱

 

直手摆在心口 手掌压手掌

 

每秒按两次 深度五厘米跟上

 

(重复一遍这里的音频)

 

直手摆在心口 手掌压手掌

 

每秒按两次 深度五厘米跟上

 

我往前飞 没想到下坠

 

睁眼同学们把我包围

 

意料之外 心脏骤停怪谁

 

要不是他们我性命都没

 

心脏复苏除颤今天学会

 

以后再遇到我也要见义勇为

 

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我也见义勇为——

黄辛